不能被治愈的类型。
王谢说。
为何说"npd"是无法治愈的?一个做"npd话题"的主播邀请我写点什么,但其成因和危害性过于复杂,实在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是"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的缩写,属于一种近乎无法治愈的精神类疾病。很多人会把这个症状和一般意义上的自恋者普信男普信女混淆,有点小自恋的人其实还是蛮多的,但轻微的、理由充分的自恋反而有利于自尊心的形成,这也是构成自信的主要条件之一,不一定是疾病。
比如部分拥有颜值和才艺的艺人、智力超群的高学历者、社会成就斐然的公众人物等等。与之相比普信男普信女的自恋程度就更为严重,直白的讲就是其自我认知水平低下,极大的高估自己的容貌特长、社交能力等等。
和npd相比,其危害主要体现在对自身社会功能的损害,对个人择偶、择业、交友等社会活动构成不同程度的负面障碍。极端个例会因自身的社会功能的严重受损而被身边的人孤立和歧视,其人生体验之糟糕可想而知。
一言概之,自信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优异特质,但过度自信给生活带来的困扰往往不亚于自卑!可是"过度自信"是可以"治愈"的,比如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万般人,把自身的认知水平提升上来即可。
直白讲就是多读点书多和优秀的人交流,多见见世面找个进入门槛比较高的工作等等,把自己从自我营造的小世界中拉出来,积极地融入外部社会,久而久之这个问题对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就渐渐消弭了。
npd则不同虽然其认知逻辑也是存在问题的,但它却是一种有着基本的甚至很强的社会功能的精神类疾病!比如酷爱社交,但是npd是没有"求助欲"的,他们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这就是其"近乎无法痊愈"的原因所在。比如:改变?我长的好看钱也够用有啥可改的?我都这么大的岁数了还改啥?就这样吧!改了又怎样?不改又怎样?我不还是好好的活着?我的组织能力你也看到了,我不认为有什么改变的必要,做自己就好!
您说,如何治愈一个拒绝治疗的患者?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尼认为,抑郁、焦虑等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欺骗。但与此同时她也承认抑郁症约等于患者脑部某个区域有损伤。很多心理医生也会把这个说法形容为"大脑的骨折"。
比如前几年接触过一个常年上夜班的人,她每天的睡眠时间顶多五个小时,可依然显得精力充沛非常活跃。要知道她还不到四十岁,可很多同龄人睡七个小时都未必够用。原因很简单,大脑给她传递的指令是错误的。"你不困你已经不需要再睡了你该去娱乐了!"而这一切是要牺牲健康为代价的。
所以她的状态远比同龄人要衰老很多,面部皱纹又深又长。很难想象如果她不作出改变,将来的身体会是个什么样子。面对提醒她的反应是我没觉得自己睡眠有问题,因为我没有疲惫的感觉。
经研究表明npd患者的大脑前额叶存在受损状况,"海马体"的体积也比正常人小一点,这就导致其出现认知障碍和人格上的问题。所以npd绝非单纯的心理问题,也是一种生理性病态。所以尽管他们也会在生活中遭受他人的严正质疑,但他们的大脑会反复地告知自己一句话:"你没有问题所以无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