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社交焦虑障碍,你中了几条

时间:2016-12-7 14:10:42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害怕被人注视和评论认为别人能看出他不自然的表情与窘态对害怕的场合采取回避或痛苦忍受在害怕的场合常伴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频等躯体症状……

如果你出现了类似情况

那么社交焦虑障碍症就有可能找上你了

指导专家:秦皇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一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陈智敏

因为说错话被父母在人前数落,13岁的小伊近两年来与人接触交往时表现腼腆、害羞,不自然和紧张。只要父母的同事来访,她就把自己关在房内,从不主动喊人。上课时也从来不主动发言,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站起来后目光不敢看老师,声音低微,满脸通红。2年前在学校不小心跌倒,露出内衣,自此总认为同学们因此而嘲笑她,瞧不起她,不敢对视别人的眼睛。

小伊这种情况属于社交焦虑障碍症

根据调查约有8%的孩子患有焦虑症

尤其是在13岁到24岁之间

社交焦虑障碍的核心特征是处于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时会出现过度的焦虑反应。

所有患儿都会出现的一致性症状有:

①极力回避所害怕的社交场景,在无法回避时则体会到强烈的焦虑情绪;

②躯体性焦虑反应但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③焦虑反应不仅会出现在与成人相处过程中,也会出现在与同龄人相处过程中。

基本的临床表现

1.对社交场合和与人接触的恐惧。

主要表现为极端和持久稳固的害羞及行为抑制,害怕大家在公众场合注视自己,害怕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窘迫或难堪的状况,害怕一个,几个或广泛的社交场合。

①最常见的是害怕当众讲话,表演;

②害怕参加社交聚会,与有威望的人交往,以及周围有许多人(如在公众场所就餐、在公共休息室写字等);

③有的怕见人脸红被别人看见,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眼神的意图;

④自认为眼睛的余光在窥视别人,因而恐怖不宁者,称恐人症。

2.回避行为。

①患儿有回避行为,常常拒绝或不愿去自己害怕的场所,不参加集体活动或体育课,上课不发言。

②患儿希望逃离害怕的环境,他们存在自我轻视的认知,非常自卑,认为别人会拒绝自己。如果勉强他去恐怖的场所,年幼儿童常常表现出过分纠缠父母、尾随父母、寸步不离,或哭喊、发脾气、生气、冷漠;

③年长儿及少年则表现为与人交往时窘迫,不敢与人对视,沉默寡言。

④他们难以与人建立伙伴关系,很少有朋友,回避参加班级集体活动,避免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甚至拒绝上学,拒绝上体育课。

3.焦虑反应:当患儿出现在社交场合,会出现明显不安,伴有出汗、面红、心悸、震颤、头痛、腹泻、尿频等躯体焦虑的表现。

4.功能损害:社交焦虑症可以严重损害正常社会功能,由于害怕当众讲话以致上课不发言;不参加需要抛头露面的活动;往往无法交朋友;严重者甚至无法上学。

温馨提醒

由于该疾病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率高,患者易于青春期及成年早期出现酗酒、自杀观念、自杀企图或其他精神疾病,导致社会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所以如果发现您的孩子有以上表现应引起家长们重视,除了积极寻找专业的治疗,还应该适当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不再事事包办,适当的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本版编辑:康小妹

本文为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白癜风医院海口哪家好
白癜风哪里治疗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hbwh/387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