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不舒服了,是否就是肾虚如何判断阴虚

时间:2017-4-21 19:09:48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上一篇文章提到脾肾阳虚的人适合冬季进补,有读者反馈不清楚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不清楚应该吃些什么药来调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分辨阴阳及对应用药。

一、五脏六腑:

由于广告的过度宣传,很多人在身体不舒服时,容易误认为自己肾虚。实际人体健康是由多个脏器协同配合、共同治理的结果。身体不舒服,首先应排除组织器官实质性损伤。疾病一般表现为脏腑的实证或虚症,对于虚症可能是任一脏腑的虚,也可能是多个脏腑共病。

中医将人体器官分为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每个脏腑各司其职。五脏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生命活动。六腑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

二、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传统辨证唯物哲学思想,古代医家借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指导用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阴阳特点、划分与相互关系:

分类

特点

事物具有静、不活跃、柔和等属性的一方面

事物具有动、活跃、刚强等属性的一方面

表现

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

动、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

相对事物

地、月、水、女、五脏、腹、黑夜

天、日、火、男、六腑、背、白天

阴阳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常处于彼此的消长平衡之中。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可以不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

阴阳互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三、阴阳虚实表现

每个脏腑都分为阴阳两方面。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的,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其表现形式有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种。阳盛、阴盛属实证,阳虚、阴虚属虚症。

1.阴阳偏盛: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偏盛和阴偏盛的特点。

阳盛:多表现为实热证。以热、动、燥为其特点,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阳盛伤阴,阴液不足的症状。

阴盛: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变化。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表现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脉迟等。由于阴的一方偏盛,常常耗伤阳气,会导致阳的一方偏衰,从而出现恶寒、腹痛、溲清便溏等。

2.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煦,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变化。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不足为最。可见到面色觥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

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一般以肝肾阴虚为主,其他三脏之阴虚,久延不愈,最终多累及肝肾。临床上以肺肾阴虚、肝肾阴虚为多见。多表现为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

四、各脏腑阴阳虚实表现与治疗用药

1、肺阳虚:

(1)表现:肺宣肃不利,咳、喘、肺胀;鼓动无力,痰饮内生、水液留聚、咳吐痰涎、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温熙不足、肌腠失卫、肌肤形寒、四肢不温、自汗、易感冒。

(2)用药:温阳利水的真武汤等

2、肺阴虚:

(1)表现:干咳无痰、或量少质黏,咽干口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2)用药;以滋阴润肺为主,如百合固金丸。

3、肺阳盛:

(1)表现:口舌生疮,舌尖红肿,咳喘息粗,咯痰黄稠,咽痛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五心燥热,心烦易怒。

(2)用药:羚羊清肺丸

4、脾胃阳虚:

(1)表现:脾阳虚者舌中肥胖有裂痕、唇偏白、四肢不温,畏寒怕冷、易便溏稀;胃寒者舌中苔厚色白、口流粘涎、胃脘胀痛;

(2)用药:附子理中丸

5、脾阴虚:

(1)表现:以脾运无力兼以虚热,脾阴不足,运化受累,则纳食减少,口淡乏味,食后腹胀;兼有神疲乏力、身体消瘦、涎少唇干、便秘尿赤、五心烦热。舌红干苔少或光。

(2)用药:健脾养阴。脾约麻仁丸。

6、胃阴虚:

(1)表现:舌中色红,少苔或苔脱落,嘴唇过红,热郁胃中,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燥热不安,易发怒。

(2)用药:滋养胃阴,兼清胃热。玉女煎。

7、心阳虚:

(1)表现:舌嫩胖而苔白、面色白、自汗少气,畏寒肢冷、心区憋闷,透不过气,心里怯懦

(2)用药:苓桂术甘汤、振源胶囊

8、心阴虚:

(1)表现:舌瘦而苔燥红、面红躁热,自汗、烦闷,易发火、心悸、失眠、多梦、健忘、手足心热

(2)用药:滋补心阴,清心安神。天王补心丹。

9、肝阴虚:

(1)表现:舌边红,有溃疡或齿痕;眼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头晕、眼花,色盲,视力减退、右肋隐隐作痛、两膝酸软、精神疲惫、焦虑

(2)用药:补滋养肝阴。一贯煎。

10、肝阳亢:

(1)表现:舌质红,苔黄燥,舌边有溃疡或齿痕、眼红,干涩、眼球外突、肋下胀满、眩晕耳鸣,头痛目胀,面红耳赤,失眠多梦、躁动不安、性急易怒

(2)用药:镇肝熄风汤

11、肾阳虚:

(1)表现:舌嫩胖,舌根白,苔白厚、面色青白无光、偏瘦或虚胖肉浮肿下垂、畏冷肢寒、精神疲惫

(2)用药:金匮肾气丸

12、肾阴虚:

(1)表现:舌红少津、苔少而燥,苔薄或有剥脱、咽干颧红、多偏胖、怕热,手心脚心和内心燥热、燥热不安,易怒、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脉细数,男子兼见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

(2)用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声明:文中所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造成侵权,请与作者联系

更多用药信息

猛戳原文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hbwh/682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