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问题合集

时间:2016-10-4 14:10:04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我们总是说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那么这一段时间,也是人类也是所有动物的必经之路,生活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过法,但是睡眠大家都差不多。

睡眠质量好的人都是一样的,而睡眠质量不佳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有些人逼不得已没有时间睡觉必须熬夜,有些人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用于睡眠但是又睡不着,有些人晚上不想睡白天无精打采,有些人则被无尽的噩梦,疲劳感困扰。

作为一个经常需要熬夜的人,也曾经写过熬夜文,分享过自己对熬夜的看法和对策,我本人能够找到空闲时间,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迅速进入睡眠状态补充精力,但是很多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不如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果改善睡眠质量。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睡不着的经历,然而真正的慢性失眠的人并不是特别多,大概是5-10%的样子,随着社会压力增加,失眠群体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睡眠质量不佳。

失眠是一种疾病么?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有专门编写睡眠觉醒障碍,认为失眠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按照症状即可作出判断。

1.入睡困难。

2.维持睡眠困难。

3.过早清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睡眠障碍如果每周至少表现出三次,连续三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慢性失眠,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以及药物的影响,或者现有的躯体疾病无法解释失眠发生,那么就认为失眠是一个单独的诊断。

诊断的方式一般通过问卷量表来完成,一般是AthensInsomniaScale(AIS)和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两个量表,前者较简单,后者较为复杂需要10分钟完成但是相应更准确,也更适合病情是否改善的自我评估。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搜一下,网络上到处都有中文版的评分量表。

失眠的危害?

太多太多,主要是精力下降,情绪行为改变,与神经衰弱或者抑郁恶性循环,躯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等,无需多说。

不过这是慢性失眠容易导致的问题,如果仅仅持续时间较短,例如考试前期,或者是生理期的某几天,并不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失眠的原因?

1.躯体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大脑疾病,鼻腔问题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发慢性疼痛的疾病。

2.药物影响,例如中枢兴奋药物,刺激型的植物提取物,尼古丁咖啡因也包括在内。

3.激素影响,褪黑素,甲状腺激素和雌激素的变化,都容易引起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导致失眠。

4.精神疾病,神经衰弱,抑郁,多动症,不宁腿综合征等等。

5.社会压力与心理因素,压力应激,重大事件前后,心态改变等等,都会导致失眠的发生。

6.环境刺激,噪音,光线会导致入睡困难。

7.运动刺激,睡前的高强度运动容易升高体温,导致兴奋性的激素升高,影响睡眠。

8.光照过少,褪黑素的分泌随着光线强度而变化,每日光照太少也容易引起褪黑素周期变化的节律失调,导致睡眠障碍。

9.年龄因素,老年人的睡眠一般质量都不如年轻时。

10.作息状态改变,例如倒夜班,熬夜,倒时差等等这些状态也会影响正常的睡眠节律。

11.饮食与排泄,例如饥饿或饱胀感,排尿对睡眠的影响。

这些不同的影响,就有不同的对策,会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详细解说。

失眠的治疗

就目前的研究来说,每个人失眠的状况不一样,只有一种措施对绝大多数人有效,那就是安眠药,但是这种风险很大的药物,有着明显干扰大脑状态的效果,如果长期应用,肯定是对身体有诸多不利,哪怕是新型的非安定类药物都如此,因此,我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在非药物治疗,物理性治疗这些方面。

但是我们应对失眠的方式其实挺令人沮丧的,那就是不同的措施只对其中一部分人起效,而且很多物理性措施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坚持,生活习惯的培养更是需要克服重重阻力才能完成,中途失败放弃的例子很多,这就是最令人痛苦的地方。

无论如何,失眠者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和调节自己的机会,如果实在迫不得已,那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也是安全的。

失眠与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情绪改变会明显影响睡眠,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入睡困难,如果仅仅是表现为“胡思乱想”导致入睡时间延长,那么通过心理开导来改善睡眠,是一种成功率较高的方式,心理开导不是光看鸡汤文那么简单,毕竟这年头鸡汤多了效果不佳,通过自我暗示,冥想这些手段则更加有效。

良好的自我暗示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首先给予自己信心,认为自己可以战胜失眠,哪怕睡眠质量不如别人那么好,但是通过各种手段是可以改善的。

2.不要过分用失眠的危害来恐吓自己,我发现很多人不是败给了睡眠不足,而是败给了觉得“睡眠不足会有各种巨大危害”导致的心理阴影。我们应该放轻松一点,哪怕躺着没睡着,也是一种良性的休息方式。

3.默念一些诱导性的语言,给予自己良性的暗示,例如,“现在是有点兴奋,但是等一下就好了,慢慢我就会放松,一点一点进入梦乡”,或者“身体越来越轻,呼吸越来越慢”,一定要耐心花一点时间,要温和轻柔,不要生硬的命令自己入睡,这样只会起到反效果。

4.杂念的乱入是非常正常,极其正常的表现,我们无需把这些念头硬生生赶走,我们只需要用类似这样的语言诱导自己,“现在只要稍微想一想就可以了,具体的细节等到明天再说”或者“过去的都过去了,没发生的谁也不知道会怎样”,把自己拉回当下的状态。

5.或者将精力集中在一个特殊的点,例如呼吸,例如一段文字,去体会这些平时不会注意到的点的细微状态,能有效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人都有七情六欲,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们的大脑每天时刻不停的运作,绝大部分都是思考,反应,幻想,体会情绪的变化。但是在睡觉的时候,不要纠结,尽快结束这一天,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失眠与睡眠时相

失眠的行为疗法--睡眠控制训练

难以入睡的人想要改善睡眠质量,可以遵守下面这些法则,资料来源,PrinciplesandPracticeofSLEEPMEDICINE第五版。

1.睡眠限制

将每天的睡眠时间控制在一定时间内,也就是在不影响日常行为的情况下,将睡眠时间进一步压缩,减少“无效睡眠”。但是尽量还是保证5-6个小时以上。同时,避免日间的午睡。

听起来听恐怖的,已经睡不好了还要减少睡眠时间?

没错,这个方法能有效的驱动机体“渴求”睡眠。反复的在床上浪费时间胡思乱想辗转反侧,不如将时间利用起来。

2.睡眠训练

只有在晚上有睡意的时候,才躺到床上去。

不要在床上做任何与睡觉/性无关的事情,例如看电视,吃东西,看书,玩手机,安排明日事项。可以听音乐舒缓情绪,但是不要听广播之类让人注意力集中的东西。

如果在床上呆20分钟还没有睡不着,那么就立刻起床,到另外一个房间或者客厅,做一点轻柔的活动或者阅读,看电视,等到睡意再次来袭后再返回床上。

不管前一晚睡得怎样,睡了几个小时,每天早上按时起床。

这样做的目的关键是建立床--睡眠的条件反射,排除其他因素对睡眠的影响,摒弃那些影响睡眠的坏习惯,睡不着就起床,而不是在“怎么还没睡着”的焦虑中度过夜晚,焦虑一定会加重失眠,对失眠的畏惧从心理和生理上影响了日间活动。

3.放松训练

利用肌肉放松训练,和意念控制方法,来改善睡眠时思维活跃的状态。

肌肉放松训练有很多,轻柔的瑜伽,普拉提,简单的拉伸动作即可,并不难掌握,在睡前采取这样的训练能有效让紧张的身体放松,无需追求一个度和具体什么动作,持续多长时间,只要让身体感觉舒适即可。

意念控制方式包括幻想训练,冥想等等方式,在上一篇里面大概描述了一下,其实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单一,枯燥的点上,大家都知道的数羊就是最经典的意念控制方式之一,开始做会很难很容易走神,但是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会越来越容易。

可以考虑一下progressivemusclerelaxation,渐进式放松训练(progressiverelaxationtraining)是指一种逐渐的、有序的、使肌肉先紧张后放松的训练方法。

渐进式放松训练强调,放松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要求被试在放松之前先使肌肉收缩,继而进行放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要求被试在肌肉收缩和放松后,通过比较从而细心体验所产生的那种放松感。同时它还要求被试在放松训练时,自上而下有顺序地进行,放松一部分肌肉之后再放松另外一部分,"渐进"而行。

具体做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所产生的感觉。紧接着很快地使紧张的肌肉彻底放松,并细心体察放松时肌肉有什么感觉。每部分肌肉一张一弛做两遍,然后对那些感到未彻底放松的肌肉,依照上述方法再行训练。当使一部分肌肉进行一张一弛的训练时,尽量使其它肌肉保持放松。按照下列部位的顺序进行放松:优势的手、前臂和肱二头肌,非优势的手、前臂和肱二头肌,前额,眼,颈和咽喉部(双臂向前,双臂向后,耸肩),肩背部,胸,腹,臀部,大腿,小腿(脚尖向上,脚尖向下),脚(内收外展)。渐进式放松训练,因为肌肉一张一弛,有对比感,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但因耗时较长,因此后来的"放松训练"在做法上有所变通,往往与自生训练结合进行。渐进式放松训练可以消除人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紧张状态,可使正常人提高健康水平,还可作为治疗心理疾患的辅助手段。

4.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包括很多信念,信仰,心理开导层面的东西,在这里也无力展开,不过保持下面的信念有助于克服“失眠--惧怕失眠--失眠危害”的恶性循环。

每个人的睡眠模式和需要睡眠的时间不一样,如果你和其他所谓的“健康人”不一样,也没有什么好惧怕的,取决于你的自身需求和感受。

不要把白天表现不佳归罪于“失眠”上,很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不要“努力”去入睡,越是努力,越有可能失败,加重入睡困难的状况。

不要把睡眠放在第一位,清醒时刻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失眠后不要恐慌,虽然失眠让人很难受,但是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尤其是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失眠,不要用新闻中的“猝死”特殊例子来吓自己。

培养出对“失眠后效应”的耐受程度,例如白天某个时段精力不佳,那么就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安排重要事情。

如果有心理障碍,那么失眠也有可能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自己意识不到,在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中,具备一定的自我开导能力也很重要,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及时寻求心理治疗方面的帮助。

5.睡眠卫生习惯

保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床足够温暖舒适。

避免在入睡前几个小时摄入任何刺激物,例如咖啡因,酒精,尼古丁。

保持运动习惯,但是避免在晚上进行高强度运动,尤其是晚上8点之后。

白天需要有一定的光照,尤其是清晨,如果不出门,或者是为了避免皮肤遭受紫外线刺激,那么也应该将灯光调到较亮的程度。

保持良好的温度有助于睡眠,温暖而不出汗容易入睡。

其他常见问题

多梦怎么办?

失眠除了入睡困难,还包括了睡眠状态的满意度下降,我们理想的睡眠,就是有适度的梦境,但是不会反复各种梦境,睡眠深度足够,不容易被惊醒,而且有“睡着”的感觉,醒来时无困乏和头痛,疲劳的感觉。

人在睡眠中,大脑用不同的方式来运作,那么用最简单的说法来理解,就是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具体怎么划分和详细解释,将来会有一篇专门的文章,不过我们先来个大概的认识。

慢波睡眠是体力的恢复,分为4种深度,3-4度慢波睡眠对于生长和恢复体力非常重要,假如人在这个时期醒来,那么会昏沉无力,剥夺了这一部分的睡眠,那么身体会在接下来的时间想办法来弥补,例如日间睡眠等等。

快波睡眠,也叫做快速动眼期REM,是人做梦为标志,此时呼吸会加快,眼球运动,会出汗,这个做梦的时相其实对人体也同样重要,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脑力的恢复期,新生儿的REM时期占睡眠的比例远远超过成人,其中对大脑的发育功不可没。REM期苏醒的人,一般没有太多疲劳的感觉。

了解这两个时相有什么意义呢?睡眠质量不佳的人多半有慢波睡眠减少或者是深度不够,导致易觉醒,或者是快波睡眠增加的表现。表现出来就是多梦,睡眠不深。

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纯粹个人意见,发现被这种睡眠障碍困扰的人,一般有比较大的精神压力,或者本身较为情绪化容易受到干扰,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典型的脑力工作者,运动不足。

我们这样来理解吧,这类人承受了大量的心理应激,那么是否需要更多的快波睡眠来恢复脑力呢?而相应的平时运动量不多,机体并不是那么疲劳,对于肌肉恢复和生长,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那么身体会不会相应的削减慢波睡眠时间和深度,分配给REM更多时间来恢复精神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希望各位摸索一下自己的经验,同时给予一定实践,那就是白天多一点造成压力的运动,至少达到中等以上强度的运动,保持20-30分钟,看看是否有改善,同时避免在晚上进行运动。要么就把这些运动分散到一整天中,例如上下班多走一两站路,平时多用楼梯多走路,少久坐等等。不过某些女性在生理期睡眠容易受到性激素的干扰,运动同时也对性激素产生一定影响,那么是否需要一定强度的运动,则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我们认为梦境是脑力的恢复,本身多梦不会损伤反而会有修复的效果,“睡眠感丧失”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为了强化睡眠感,我们需要增加肉体的疲劳来适当增多一点不做梦的慢波睡眠。

熬夜怎么办?

连续型熬夜,意味着有连续几个星期都有可能减少睡眠时间,这个在医学上叫做sleepdeprivation睡眠剥夺,一般认为,7-8小时的睡眠,每天剥夺掉2-3小时就达到了SD这个标准,临床研究中经常用这个标准,从大部分的实验来看,连续两个星期以上,剥夺掉2-3个小时睡眠时间,足够让人体生理产生可观察到的变化。

换句话说,单次几个小时的熬夜,身体会在第二天找回来。

持续睡眠剥夺产生的效果如下:

1.身体成分变化:对于减脂人群来说,持续熬夜会让身体瘦体重下降得更快,高于脂肪下降的速度,此外,熬夜会让你更加容易饥饿,对于控制热量的女性来说,会不知不觉摄入比不熬夜人群多20%的热量。换句话说,熬夜使人发胖,有多种途径。

2.激素变化:皮质醇有固定的脉冲式分泌模式,日间最高而睡眠中最低,而熬夜会破坏这个皮质醇分泌的规律,总体皮质醇分泌更多,而固定模式被破坏,大家想必应该知道,皮质醇是压力的体现,它的水平升高,表示体内压力应激越大,压力应激损伤大脑认知,心血管,还有体型。此外,熬夜对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以及生长激素都有不利的影响。

3.认知功能变化:大家对熬夜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疲倦,反应速度下降,确实,睡眠是大脑修复和恢复的必要时期,剥夺睡眠,会严重影响大脑认知功能,此外,压抑,愉悦感丧失也是很常见的熬夜副作用。

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强调了,也就是说,如果在可以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让自己进入一个“长期睡眠剥夺”的状态。如果非这样不可的话,也请每个星期找一两天,将剥夺的睡眠补回来,这个过程,叫做睡眠补偿,它非常重要也很容易操作,也就是说,请睡到自然醒。

眠债这个概念,也就是身体自然要求你还债的过程,但是,幸运的是,眠债不需要还利息,甚至还不需要1:1偿还,一整个星期欠了十几个小时的债,有可能下一次多睡三四个小时就可以还清(如果不考虑长期这样做对大脑的影响的话),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损伤可以通过偿还眠债来恢复。

熬夜的注意事项

人生在世,哪有不熬夜,现代人压力这么大,谁不是拼老命奋斗出来的?

1.熬夜当晚,不要吃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要抽烟喝酒。深夜很有可能会很饿,所以晚餐尽量不要吃太多,同时吃低GI的碳水,以免血糖在深夜掉到很低,如果饿到一定程度,也不要吃高GI,个人会选择两片低GI饼干加少量坚果,要对热量时刻保持警惕。

2.如果熬夜当时和第二天,有着对智力,反应有极高的需求,例如考试,写论文,可以谨慎的使用某些nootropic,一定要非常谨慎不可产生依赖,许多nootropic能很好降低睡眠剥夺导致的认知下降,同时还可以短暂提高反应速度,出于多种原因,无法在这里描述,本身这些物质就是双刃剑,但是可以爆个料就是,欧美半数以上科学工作者都吃过这类药物。如果想要最简单的方式,最经典的配方是茶氨酸Mg+咖啡因mg.

3.熬完之后,会根据睡了多久,采取第二天不同的补眠措施,假如是彻底的nosleep,会在中午开始补眠,如果是睡眠剥夺不超过4个小时,白天依旧采取平时的作息,晚上提前一两个小时睡觉,这样做是避免睡眠节律和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破坏。

4.熬完第二天,会在早上采取少量运动,例如中等强度运动,跳个操什么的促进下血液循环。吃的方面依然照旧,没有特别的“胡萝卜,猪肝”这些“东方都市传说”,适度饮水,深绿色蔬菜,全谷物,坚果这些即可,保证营养供应,熬夜伤肝这种说法,个人不太在意。

5.熬夜结束后,适度的冥想,放松,瑜伽呼吸也是爱用的措施,十到二十分钟,就能很好的减少应激水平和过氧化压力,对于精神紧张造成的抑郁,易怒,疲劳更是有非常好的舒缓效果。可以说,运动与冥想,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减压手段。

6.皮肤会不会老得很快?明确告诉各位,会,所以如果想要使用重型武器,这个routine可以推荐下,就是:熬夜时用红光,熬完用EMS,第二天用射频。如果年纪还小不想这样折腾,敷面膜可能会有改善,尽量以热力促进循环为主,辅以按摩手法来改善浮肿和倦容,偶尔一次这么做没问题。

7.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点信心和勇气,熬夜怕什么,猝死那些新闻报道,那是个例中的个例,是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身体产生严重变化后,或者是先天心脑血管畸形的基础上,最后被“熬夜”这个诱因推了一把而已,如果你平时足够健康,生活作息也没有很多坏习惯,熬夜虽然有伤害,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可以耐受。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rs/100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