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人格障碍真的没救了吗

时间:2019-1-23 11:38:34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在一般人口中的数目不详,他们很少求助于医生,如果亲属伴其去治疗,他们多持否认或辩解的态度,使治疗者难以明辨真相。他们经常难以自拔,陷入难言的痛苦中。由于这种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一问题时,自己也是很难改变。当向外界求助时,别人的指导难以维持太久,继而又陷入从前的状态。

1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

  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倾向推诿客观,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如受到质疑则出现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和好斗;常有某些超价观念和不安全、不愉快、缺乏幽默感;这类人经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之中,寻找怀疑偏见的根据,对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动作歪曲而采取敌意和藐视,对事态的前后关系缺乏正确评价;容易发生病理性嫉妒。此类人一般是自我和谐的,不会主动或被动寻求医生帮助。

  

2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自我调节“

  1.要意识到偏执的危害。通过一定的环境制约,会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失误;而且伴随着失误概率的提高,家人或同事要向他晓以偏执的危害,使他明白,偏执不仅会使亲情冷淡,同事关系疏远,还得不到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同情,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境地,同时还常使自己陷于激愤的情绪之中,影响身体健康。只有不再固执己见,认识自己性格的弱点,才能正视客观现实,谋求适应环境,从而使性格变得灵活随和一些。

  2.学会思想方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事物,克服主观片面性。对于非原则性问题,要以随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必事事较真,以仁义之心待之,就能协调人际关系。对于一些意见分歧,只要宽容以对,互相谦让,就能化干戈为玉帛,消除隔阂,增进感情。

  3.要经常不懈地进行自我克制、自我疏导,控制不良情绪发生。当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相左时,要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与人相争、相辩,而是采取回避的办法,离开现场,使激动的情绪自行平息。在与朋友或同事闲谈或研究工作时,一旦遇到意见分歧要提醒自己虚心、耐心,不要横推车,强词夺理。即使是不得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要沉着、稳重,力求客观,以理服人,不要鄙视他人。

  4.适当地处理自己的言论。如果你的发言理据充分,站得住脚,会得到大家的信服和掌声;如果你的发言不能服人,就应以幽默的调侃为自己下个台阶。这样做,既不伤你的自尊心,也对制约偏执心理颇有益。

赞赏

长按







































迪赛胸腺肽肠溶片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rs/1044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