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3349.html
如果每天心情烦躁、沮丧、痛苦、失眠,同时被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困扰,日常生活不能愉快地完成,在恶劣的情绪状态下,出现不切实际的认知和思维,表现出偏离的情绪和行为。说明你的精神出了状况。
如果凡事紧张、担心、害怕,易激惹,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必然与周围环境不和谐而发生冲突,在家庭处理不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做不好家务事;在工作学习场所不能与同事、同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说明你的精神出了状况。
这个精神状况就是焦虑障碍(焦虑症)。
Q1人为什么会焦虑?
1
焦虑是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预感到可能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和潜在的危险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包括紧张、担心、忧虑、害怕、恐惧、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躯体表现为心跳、脸红、手抖、出汗、尿频、周身不适、睡眠障碍等。
2
焦虑情绪是正常人对应激的一种反应,本质是不能耐受各种不确定性,表现既有心理的担忧、恐怖和害怕,也会带有行为上的回避和社会功能减退,同时还有生理的紧张,交感神经功能的兴奋。
Q2什么是焦虑障碍(焦虑症)?
焦虑障碍俗称焦虑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是过度的害怕和紧张,并伴有相关的行为紊乱的一类疾病。
Q3焦虑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1
生理方面:增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警觉水平,可伴有睡眠障碍;增高的机体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包括:心悸、出汗、口干、肌肉震颤等。可有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及多系统的躯体症状,胸闷、憋气、胃痛、腹泻、疼痛、周身不适、失眠等。
2
心理方面:对危险的过度评价和防御反应,待续的精神紧张、不安、痛苦的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下降。
3
行为方面;无目的的行为动作增多,行为效能下降,运动性不安,难以采取现实目标。
Q4焦虑障碍有哪些类型?
1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对于诸多事件或活动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担心(焦虑性期待)。患者很难控制担心的情绪,很容易疲劳、发脾气、肌肉紧张、睡眠不好和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等症状。
2
惊恐障碍:患者反复发作的意外的惊恐发作,是突然而来的强烈的害怕或不适,在几分钟内达到顶峰,而且伴有躯体和认知的症状,如心悸、出汗、发抖、呼吸困难、胸疼、恶心、腹部不适、头晕、忽冷忽热,不真实感、自我的不真实感,害怕发疯,甚至濒死感。
3
广场恐怖:患者个人真实的或者预期地接触不同情境而被激发的显著的或强烈的害怕或焦虑,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处在开放的空间、处于密闭的空间、排队或处于拥挤人群之中。患者总是主动回避广场恐怖情况,需要人陪伴或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这种情况。
4
特定的恐怖:患者对于特定的事物或情况(例如,飞行、高处、动物、接受注射、看见血液)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从而主动回避该事物或者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5
社交性焦虑障碍:患者当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例如,社交互动,被观看,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或者患者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当接触此类社交情境时,患者害怕自己将被给予负面评价。
6
分离性焦虑障碍:患者害怕或担心与依恋对象的分离。持续地害怕或焦虑依恋对象会受到伤害、发生事故、疾病等导致失去依恋对象或与其分离,以及不愿意离开依恋对象,不愿或者拒绝出门、离开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其他地方。虽然症状通常从儿童期开始出现,它们的表现却可能贯穿整个成人期。
7
其他:选择性缄默症、其他特指的焦虑或恐惧相关性障碍、焦虑或恐惧相关性障碍,未特指的。
Q5如何积极预防焦虑障碍?
1
焦虑症的病因是多因素所致,因此可以从各方面入手。焦虑的发生和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从小接受教育方式、外界环境和压力、个人体质等都有关。
2
要从小到老预防焦虑症的发生,首先应该主动培养良好的性格特点,不能缺少挫折教育。在环境变化时能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刻板、固执的性格、不合理的追求完美和不符合自身条件的过高要求。
3
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维护正常的生物钟;还应该不酗酒,不接触毒品。
4
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事业目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压力事件,提高自己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出现焦虑的症状时不要害怕,放松心态,自我调整。一旦无法自我调整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时,就要及时就医,寻求有效的帮助。有病不能乱投医,应该主动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医院医院的精神科由精神科医生诊治,早发现,早治疗,遵照医嘱进行足量足疗程的治疗,防止复发。切忌非专业治疗,贻误治疗时机,浪费医疗资源,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医院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