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法归类的强迫症下

时间:2024/9/1 12:14:59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

原创师建国心声经典

目录

1、音乐、歌曲强迫症

2、强迫情绪

3、记忆强迫症

4、强迫性储物症

5、强迫性的有仪式感

4、强迫性储物症

强迫性储物症,又称囤积障碍和收集癖。ICD-11将囤积障碍纳入强迫相关障碍最有力的证据是其与强迫障碍在现象学上的相似性,即囤积障碍的患者为了减少或避免痛苦,存在过度积攒、避免丢弃物品的行为。但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认知行为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

囤积障碍的特点包括:过度积攒物品,不管其实际价值如何;与购买、偷窃或积攒相关的反复的冲动或行为;因物品可能会用到而难以丢弃,且丢弃时感到非常痛苦或导致个体的社会功能损害。也就是说囤积障碍和收集癖这类患者会收藏一些非常不重要的东西,并且发现自己很难扔掉别人都认为是垃圾的东西。如矿泉水的瓶子、洗衣液的瓶子、塑料袋子、茶叶盒子、香烟盒子、酒瓶子等堆满房子,甚至挂满窗子,舍不得作为废品来买,他们经常担心自己未来可能会需要这些东西,丢掉这些东西所带来的困扰,比保存它们带来的麻烦大多了。

强迫性储物症特征是害怕扔掉东西,疯狂地储藏物品。

囤积物品,让他们产生安全感、满足感和富庶感,帮助他们对抗了物资不足的担忧和焦虑。但是话又说回来,很多人并不是单纯的囤粮囤生活必需品,他们几乎什么都囤,甚至囤积的一些都是常人看来的“垃圾”:

坏掉的家具部件、废旧零件工具、废弃金属、废弃电器部件……

购物袋、用光的瓶瓶罐罐、纸盒纸箱……

没水儿的笔、旧说明书、旧报刊杂志、旧硬盘……

旧衣服、不新鲜的食物……

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囤积倾向,但是如果如果达到了一种非必须的、超出常人眼中合理范围的,甚至是有点极端的囤积癖,可以算是一种“囤货强迫症”。

5、强迫性的有仪式感

强迫性的有仪式感就是强迫性仪式动作是一套重复刻板的相互联系的动作。此种仪式性动作往往对病人有特殊的意义,病人完成这种仪式是为获得幸运和吉兆,从而使内心感到安慰。其实毫无意义的事情,却难以摆脱。如进门时要完成一套动作表示他孩子的病就能逢凶化吉,如果第一次做的动作不能使自己的意向满意,就必须再重新开始做一遍,自己明知毫无意义,但如果不做到则焦虑不安。该症大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上此病的人,内心会极具痛苦,伴有轻生念头,总希望自己可以摆脱困境,但是实际上则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某男,要完成吃饭这个事情,必须先数到,向前走20步,退后10步,用筷子敲打次,用脚踏板10次........刻板行为的背后,其实开始都是随意出现的,但后来都具有了强迫性。

一位苦恼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原因是孩子做作业的速度总是很慢。最后发现,原来这个孩子写字要求得像印刷体。上距边线多少、下距边线多少,都有非常死板的规定,如果一不小心某个字写大了,整个一页纸就要擦掉重新写过。

害怕犯错的孩子往往就会发展成为强迫症。因为强迫意味着对不自由的反抗,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父母提出的要求之间的不可调和。父母告诉他,你必须永远正确、不犯错、有条不紊,然而做不到这些时人就奔着这个方向去了。其实,规则对强迫的内心还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预兆式的恐惧和行为后的自责。这两者非常矛盾,前者说你不这样做就不行,天会塌的;后者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天都塌下来了!对他们来说,只有接纳世界的无序与不可知,内心的不安才会减少。

参考文献:

1.王振强迫症科普中国;樊登讲书;知乎争渡心理咨询;知乎耳东火华

2.弗兰克?拉马捏尔著.解婷译.走出强迫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3.路英智,张勤峰.强迫谱系障碍.无忧文档

4.师建国.成瘾21世纪的流行病.北京:科学出版社,:-

5.师建国主编.成瘾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6.师建国主编.实用临床精神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

7.郝伟,陆林.精神病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羽师兄中国科学院心理咨询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rs/1613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