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对老人固然重要,但由于生理或社会等多种原因,老年人在步入晚年后可能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占高龄存活人口中的26%。国内曾有大型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和北京市的调查均显示,6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约4.4%,重度抑郁者有1%至5%;70至85岁及以上老人患病率则增加一倍。
老年人这些心理问题也会辐射到身体,导致健康恶化,甚至厌世自杀。数据显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可达25%,而年轻人约为5%。因此精神心理专家呼吁,老年人更需“精神保健品”,尤其是老年抑郁症不容忽视,老年人需要子女、社会的关心、支持和老人自己的心理调适。
子女对老人的关爱和陪伴胜似良药
早诊断、早治疗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来说意义重大。孙新宇说,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好,90%以上都能治好。因此,提高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率尤为重要。
抑郁的核心是动力下降、精力下降、兴趣丧失。孙新宇说,很多老年抑郁患者的表现形式隐蔽,症状更多集中在对身体或晚辈的过度 如果一个老人担忧的事突然多了,喜欢做的事不做了,跟外界交流少了,总说身体不舒服,在排除了躯体疾病后,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抑郁症。一旦情绪变得极端,自我封闭,不跟人说话,怕别人瞧不起,自杀风险就高了,需要赶紧去精神科就诊。
几位专家还同时给老年人开出了“精神保健品”,生活中照此执行有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子女陪伴和电话是解压剂和暖心剂
孙新宇说,老人就是“老小孩”,他们会更依赖孩子。“临床上,如果一个患病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较好,他的预后就会很好。如果子女的关爱到位,老人甚至不会得病。”医院老年科病区主任燕江陵说,对于老年人来说,家人的陪伴也是一味“良药”。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李献云说,做儿女的要多关心老人的思想和心情,更得了解老人需要什么,提供老人最需要的关心,建议子女每周给父母打2~3次电话,一个问候的电话犹如暖心剂,会让父母感受到爱的温暖。孙新宇说,年轻人有时间要多陪陪老人,不仅是吃饭,还可以带着老人看看电影、外出游玩等,和父母一起活动犹如解压剂,能缓解因孤独带来的抑郁感。
社区花样活动是强心剂“如果家里人实在没人陪伴,到社区去获取陪伴也是可以的。”燕江陵说,在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能被管理起来,获得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社交活动,还可以组织益智游戏活动,如象棋、围棋、书法、绘画、手工、健康舞蹈、合唱团、京剧等,老人的孤独感就能得到显著缓解。这种社区支持犹如一剂强心剂,让老人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记者查阅到,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曾经对北京市16个区县60岁以上近名老人进行了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精神关怀服务,建设供老年人聊天、放松的“休闲室”;能够提供定期心理检查服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配备专业的心理疏导员等。
多学习多培养爱好,多活动不讳疾忌医
想要预防老年抑郁症,燕江陵还建议:其一要性格完善,老年人要尽量开朗、合群、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在生活中要尽量自立,不要过度依赖别人。其二就要在能力范围内多活动,要经常晒太阳,注意饮食均衡。其三就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躯体,有其他躯体疾病要及时去治疗,让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样才能抵抗不良情绪。其四要跟上时代,多学习新知识,不要被社会淘汰。
医疗帮助和健康宣教是镇静剂
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宣传犹如一针镇静剂,可以让老人平静地生活。李献云提醒,自杀是能够预防和干预的,如果老人的情绪变得糟糕,表现出厌世心态和自杀想法时不要害怕,尽早陪老人就诊和接受正规心理治疗最关键,千万别讳疾忌医。
专家们最后呼吁,需要子女、家人以及社区、社会多加看白癜风专业的医院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