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也会得抑郁症

时间:2017-6-8 21:27:16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儿童抑郁症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

美国研究者的调查表明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0.4%~2.5%,在青少年中这一比率可能上升至5%~10%,这与澳大利亚及意大利的研究结果一致。在10岁以前男女患病比例相似,以后随年龄的增加女性患病率逐渐增加接近男女比1∶2。

儿童抑郁的表现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识别率低,诊断难度大,临床表现有其特点:1、情绪波动大,行为冲动;成年人抑郁症常见的表现如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自卑和自责罪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却不常见,相反,激惹、发脾气、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下降和拒绝上学却十分常见。2、部分儿童还不能准确表达内心的感受;如愤怒和沮丧等,有些则在表达认知症状时,如绝望和自卑还存在困难。3、不同的年龄段各有特点:研究发现

?3~5岁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特点为明显对游戏失去兴趣,在游戏中不断有自卑自责、自残和自杀表现;

?6~8岁的儿童主要有躯体化症状如腹部疼痛、头痛、不舒服等;其他有痛哭流涕、大声喊叫、无法解释的冲动;

?9~12岁儿童更多出现空虚无聊、自信心低下、自责自罪、无助无望、离家出走、恐惧死亡;

?12~18岁青少年更多出现冲动、易激惹、行为改变、鲁莽不计后果、学习成绩下降、食欲改变和拒绝上学。

孩子抑郁如何调节?

如果孩子有了抑郁的表现,父母也不要太着急,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去帮孩子调节(但如果父母也拿不准,最好建议看医生)。

1、认知调节法

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抑郁状态,都有非理性观念在作怪。所谓认知调节,也就是诱导启发孩子进行深刻的反思,排除心中的非理性观念。比如,“学习失败是我的无能,我的无能让我没有希望,没有希望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就是非理性观念。只要消除了这一非理性观念,抑郁情绪很快就会跑掉了。

2、暗示调节法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人的灰色心境亮起来。比如可以用这样的暗示语——我现在处在一个很安静的地方,心情十分平静舒适。我以前所以情绪抑郁,全是自己主观臆想造成的。不要认为自己有一两次失败,就是无用的人,就是比人家差的人,就抬不起头来。

挫折困难并不可怕,我有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我开始学会凡事都要往积极方面想,我的心情不再压抑和抑郁了,我的心情愉快起来了。

?这个方法与上一个相辅相成。

3、倾诉调节法

引导孩子学会表达,学会倾诉心声,学会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情绪,向亲朋好友诉说出来,学会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大雨过后有晴空,倾诉之后心中的抑郁情绪会一扫而光。

4、日记调节法

日记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是主观性的。有消极情绪时,在日记中自我倾诉,然后对消极观念进行剖析,辨明其中的谬误。这可以算认知调节法的一个具体方式。

?二是客观性的。不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提“我”字,尽可能地记录外界的现实生活。这样逐渐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心中也就会洒进阳光。

5、快乐调节法

情绪抑郁的人应该学会寻找快乐。父母应该引导孩子领悟生活中不是没有快乐,需要的是我们会寻找快乐。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是一种快乐,看一次喜剧小品是一种快乐,踢一次球是一种快乐,唱一首歌是一种快乐,说一个笑话是一种快乐,参加一次聚会是一种快乐……

6、交友调节法增进人际交往,搞好人际关系,是保持精神兴奋、情绪开朗的一剂良药。

人际交往有两重意思,一是从别人那里收获,也就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积极的心理能量,来化解自己的抑郁情绪;二是从为别人付出中获得,也就是通过帮助和关心别人,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和快乐,让抑郁情绪随风飘散。

7、目标调节法

有些人之所以感到学习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定得不切实际。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就容易陷入抑郁状态。所以,应该指导孩子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不要太高太严,让自己有一颗平常心。目标调低了,就容易获得成功,心里也就容易收获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欢乐。

联系我们

-(心理卫生中心)24小时急救-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rs/714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