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感染或可致物质诱发的精神障碍

时间:2020-10-25 17:33:18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源于物质滥用、物质依赖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中毒或戒断导致的精神病。物质所致精神障碍(Substance-inducedpsychosis,以下均简称为SIP),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为数不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酒精成瘾可能有家族遗传的倾向,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物质所致的各类精神障碍目前其致病机制及病因学均是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感染与各类精神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细胞及动物实验基础研究也发现免疫学机制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但SIP是否与感染存在关联呢?目前尚无研究填补这一空白。

基于此,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的CarstenHjorth?j博士团队利用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发现感染可能是SIP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在各类感染中,肝炎的效应最为明显(HR=3.42,95%CI=2.47-4.74),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今年2月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Psychiatry)上。

感染与免疫是病因之一?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仍然像一团迷雾,人类对其的认识依旧十分稀少。部分研究发现,幼年期罹患感染及抗生素的使用会增加成年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甚至有研究同时发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同时,大量的基础研究也陆续发现了感染与免疫在导致精神分裂症过程的分子机制。因此,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免疫机制」假说在近年来越发流行。

而感染是否也会增加SIP的发病风险呢?这项研究是历史上首次探讨感染与SIP之间联系。研究者利用丹麦国家统计中心数据,纳入了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丹麦人。SIP诊断标准方面,研究者根据ICD-10的定义,纳入了因酒精、阿片类药物、镇静剂、大麻、可卡因、苯丙胺、致幻剂、挥发性溶剂以及其他多种药物或物质等导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感染史则根据丹麦国家病患信息中心的既往资料,除因妊娠所致感染外的其他任何一种感染均视为有「感染」史。

研究者通过构建含有时变协变量的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观察终点设置为发生SIP或死亡,失访或移民等则记为删失数据。研究者构间的统计模型创新之处在于将「发生的感染的日期」记为时变协变量(time-varingvariable);此外,研究者还对SIP患者转变为精神分裂症的情况感兴趣,他们同时将SIP患者纳入第二个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感染在这一疾病转归过程中所扮演的作用。

肝炎是发生SIP、SIP转变为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

在调整了各种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研究者发现,各种类型的感染都会增加SIP的发生风险(HR=1.30;95%CI=1.22-1.39)。在具体到各种类型的感染上,肝炎的效应最强,风险比更是高达7.7,是其他类型感染的三倍多,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者本身也有很高的风险罹患肝炎,尤其是他们选择静脉注射的方式;败血症和皮肤感染虽然在效应指标上不如肝炎,但他们也都几乎与任何类型的SIP有关,尤其是发生败血症一般见于较为严重的感染,进而有较高的风险影响血脑屏障,影响其通透性,造成诸如炎症因子、自身抗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参与SIP的行程。

在SIP转变为精神分裂症方面,有且只有肝炎被发现是危险因素:发生肝脏感染的患者,SIP转归为精神分裂症比无感染患者风险增加了2倍。这提示,肝炎可能是SIP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

综上,这一研究发现,任何类型的感染均会增加SIP的发病风险,肝炎甚至会增加SIP转变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免疫机制假说」。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设计的是生态学研究,是一种横断面的研究方法,并不是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因而并不能验证病因,即不能回答感染是否是SIP的病因。这依旧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全面揭开精神疾病的面纱,相信那时,将会有更多防治的方法面世造福人类!

题图

站酷海洛

编辑

Rabbit

欢迎投稿

tuziwangya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zl/1215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