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8日上午,医院我们的节日·重阳节系列活动开展。医院医院二病区主任朱重林“微课堂”直播了《心身疾病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心理干预》。
“微课堂”现场,郑州市九院医院朱主任就心理的作用、心身疾病的种类、心身疾病的机制、患躯体疾病后的心理变化、心理干预措施等方面内容作了阐述。
心身疾病是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诱发的疾病,躯体症状为主,在进程上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心身疾病种类:
1.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胃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心因性多食或贪食症,慢性胰腺炎等。
2.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咳嗽等。
3.循环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4.神经系统:肌肉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
5.内分泌、代谢系统:糖尿病,肥胖症等
6.骨骼肌肉系统:全身肌痛症,书写痉挛等。
7.泌尿生殖系统:神经性多尿、阳痿等。
8.皮肤科:慢性寻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多汗症等。
9.耳鼻喉科:美尼尔综合征、口吃、晕动症等。
10.眼科:原发性青光眼,弱视等。
11.儿科:遗尿(粪)症、胃肠功能紊乱、周期性呕吐等。
12.妇产科: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心因性不孕等。
13.某些癌症。
相关医院就诊者中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和心理障碍者约各占1/3;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所患的病种,脑血管病、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心身疾病(包括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占1/3;在我国,由于受文化、历史和人们头脑中的某些习惯观念的影响,与应激相关的疾病患者中有90%医院。这些患者往往以躯体症状为主诉,不愿主动诉说心理症状及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还可能受社会偏见的影响而隐瞒病情、不愿或拒绝去精神专科就诊。
心理干预措施:
1.放松训练(催眠、暗示)通过深呼吸、肌肉放松及冥想放松去调节植物神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