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科普丨精神障碍的应对措施

时间:2021-3-5 8:33:47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上一期推送和同学介绍了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点击回顾往期内容:精神障碍科普

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身体会生病,心理也同样会,当遇到这些精神障碍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这期精神障碍科普就要为大家介绍精神障碍的应对措施。

JeremyZucker-allthekidsaredepressed

怀疑自己有精神障碍怎么办?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其实和我们身体生病是一样的,要及医院就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在怀疑自己有精神障碍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好心态,没必要因社会病耻感而对疾病的康复造成负性影响,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如果对就医心存顾虑,可以先从身边容易获得资源入手,比如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师,校医院的精神科医生,信任的老师等,把你的顾虑告诉他们,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

(点击回顾往期内容:精神障碍科普丨精神异常的初步判断)

身边有人有精神障碍怎么办?

保持尊重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疑似患有精神障碍,一方面你可以建议对方及时就医,另一方面要放下自己心里对精神障碍的病耻感,为患者提供一个温暖支持和无偏见的关系环境。对患者保持尊重,不去妖魔化精神病人,要怀着一颗像对待一个有着身体疾病的人一般的“平常心”。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如果是身边亲近的人患有了精神障碍,在建议和支持对方就医的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自己的事情,并记住没有人可以为其他人的生命负责,精神障碍患者的确需要一个温暖支持的人际系统,但最终的痊愈依然是要靠他们自己。

Ta们会伤害人吗?

绝大部分有精神障碍的人不会伤害别人,但部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可能会出现伤害他人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如果发现周围的精神障碍患者有伤害他人的倾向,要及时告诉辅导员,保障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

医疗资源如何与心理咨询资源相结合

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与精神科的医疗服务对象有一定的交叉,但也存在明显不同。

如何判断个体适用于心理治疗还是心理咨询呢?

如果怀疑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如重度抑郁),首选的是去精神科做一个明确的诊断,如果被确诊为精神障碍,那么是否要服药还是心理咨询要由精神科医生来判断。有些重症患者,心理咨询对他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而另一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咨询效果更佳。

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严重到要去精神科做药物治疗,也可以先选择和心理咨询师见面,通过初次评估,让心理咨询师来说明你判断是否需要去精神科诊断和治疗。

(点击回顾往期内容:心理资源丨给你推荐身边的心理服务)

(点击回顾往期内容:心理资源丨如何使用身边的心理服务)

休学后重返校园的适应

对于痊愈后重返校园的个体来说,是一个新的适应过程,是社会功能逐渐恢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格外要留意的时期。有一些人经过治疗后仍处于症状的残留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当在应对这些适应问题力不从心时,可以利用学校里的心理咨询的资源,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学业上

因为个体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可能还在康复期,容易产生挫败,所以要为自己设定符合当前阶段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

人际上

因为长时间和社会关系的脱离可能会在人际适应上存在一定困境,可以选择一些团体咨询的支持资源,慢慢恢复人际功能。

什么情况下我是有危险的?

出现自杀意念时

由抑郁症所导致的自杀意念和行为是我们需要识别的首要信号。当想要结束生命的想法长期存在且经常出现,表现出固着的自杀意念时,这就是一个正处于危险中的信号。此时,要及时向专业人员和身边的人寻求帮助。

出现幻觉的某些情况

还有些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中,个体会因病产生幻觉,出现幻听和幻视觉。有时,幻听到的声音也在敦促着个体去自杀,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你听到有人让你自杀的声音,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有效治疗,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走出这场感冒的过程,可能很漫长,可能很痛苦,但请不要放弃。

你永远不是一个人,雪绒花会永远陪伴你。

林竺筠丨编辑

林竺筠丨文案整理

插图丨网络

刘欢丨责编

罗晓路夏翠翠丨审核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夏翠翠老师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版丨第2版)第十一章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zl/1281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