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曾说:“从疯子到天才仅一步之遥”。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几乎所有的文学家和艺术家都以多愁善感的敏感神经为荣,自嘲为“忧郁的疯子”。他们是值得同情的一群人,因为即便他们创造了无数的文明遗产,自己却始终处在痛苦的精神折磨中。如果列出“抑郁症”艺术家名单,它将非常非常长。今天《艺术市场通讯》就为大家盘点艺术圈中都有哪些艺术大师是精神障碍患者。
梵高梵高是荷兰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遗传了家族宿疾癫痫,这个定期发作的痼疾深深影响他的情绪,他易怒、易沮丧,也导致他有短期失忆症;梵高用扭曲的线条、强烈的颜色进行创作,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颜料,自己却连土豆都吃不上;梵高“奇装异服”,因为没钱买衣服,穿的都是捡来的旧衣服,七拼八凑,走在普罗旺斯阿尔的街道上;梵高感情充沛,一生写过多封信,爱过表姐,恋过妓女,他亲手割下自己的耳朵,据说也是因为他的艺术伙伴高更离他而去。梵高觉得自己快疯了,住进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没过几年梵高便对着自己腹部开了一枪离开了这个世界。
高更梵高的好朋友高更·保罗(-)同样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其创作涵盖了绘画、雕塑、陶瓷、版画等多种媒介。他把绘画的本质看作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通过反复写生而直接获得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和大多数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他的探索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他对南太平洋热带岛屿的风土人情极为痴迷。他参与了法国后印象派运动,对于象征主义、综合主义(Synthetist)和分离主义(Cloisonnist)风格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然而,这位著名的法国画家与许多受折磨的伟大灵魂一样,也患有严重的躁郁症,并一度企图自杀。
爱德华·蒙克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蒙克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蒙克的母亲萝拉(LauraCathrineBj?lstad)在年死于肺结核,母亲过世后年幼的蒙克由父亲单独抚养。其父患有精神疾病,他向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观念,他一再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罪,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年),另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年也死了,他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而蒙克自己也是体弱多病。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兄弟安德烈结过婚,但婚后不过数月也过世了。眼见双亲和手足接二连三地死去,严重打击了蒙克的精神与情绪,接踵而至的悲伤对其是深度的精神折磨。因此,死亡烙印在他年轻而的心灵深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呈现压抑且悲观的原因。蒙克在晚年说到: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续的伴随我一生。经证实蒙克本人在年患精神分裂。
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之一。对于米开朗琪罗当初独自创作西斯廷教堂的拱顶画,人们一直感到很好奇。而当专家们把他的家族病史、性格表现和创作天赋联系起来,最终发现米开朗琪罗是一名自闭症患者。据说,米开朗琪罗家族中的男成员都患有自闭症。他本人没有什么朋友,几乎不跟外人打交道,就连哥哥的葬礼,他也不参加。年的《医疗生物期刊》曾经发文说,米开朗琪罗的专心致志和他可能患有自闭症有关。和他同一时代的人也说过,米开朗琪罗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毕加索据专家学者的考证,在毕加索生命的最后一年,其钟爱的雅克琳“神经不正常”,这使毕加索感到无限痛心,不能不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创作热情,伤感时时在折磨着这位艺术大师。另外,从艺术创作规律来看,高峰期过后便是无可挽回的衰退期,即使伟大的艺术家也无法摆脱创作力衰退的命运,因此,毕加索也不能幸免。从他最后几年的创作实际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两个原因对毕加索的打击非常大,也就是在这种氛围下毕加索郁抑而死。
弗里达·卡罗弗里达墨西哥最受欢迎的现代女画家,一生疾病缠身却依然活出精彩。弗里达6岁时弗里达感染了小儿麻痹,致使右腿萎缩,她只好将长短不一的双腿藏在色彩斑斓的长裙里;弗里达18岁时出了严重的车祸,她的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金属扶手直穿透她的阴部,自此她丧失了生育能力;弗里达在苦痛中用绘画来转移注意力,用酒精、麻醉品和卷烟来缓解肉体的疼痛;弗里达与爱人迭戈·里维拉结过两次婚,一生相爱相恨相纠缠,同时弗里达也从不掩饰自己的同性的爱恋;弗里达自杀过几次,直至年7月13日,47岁的她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的她对里维拉说:我死后请你将我火化,不要土葬,因为我已经躺的太久了。
草间弥生草间弥生当代日本艺术家。她的创作被评论家归类到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en:ArtBrut)、普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派别中。但在草间对自己的描述中,她仅是一位“精神病艺术家”。草间弥生从10岁开始就看到一个满是圆点的世界,她被诊断为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草间弥生利用绘画、软雕塑、行动艺术与装置艺术等创作手法展现她所看到的圆点世界,虽然她一生都在与幻觉抗争。70年代草间弥生自愿住进了精神疗养院,并每天往返于疗养院和工作室之间。草间弥生每天上午九点和傍晚七点,会出现在精神疗养院附近的小路上,她戴着如火焰般灼眼的红色或金色童花头假发,穿着浑身都是圆点图案的艳色长袍,偶尔手中抱着一只涂满黑色圆点的金色南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草间弥生多次指出包括安迪·沃霍尔在内的美国艺术家曾经借鉴过自己的想法,而这些人在美国都“发了财”。
马克·罗斯科马克·罗斯科是美国抽象派画家。64岁患上主动脉瘤的罗斯科不但没有听从医生的劝导,还照样保持着平日酗酒的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作息,除了主动脉瘤之外马克·罗斯科还患有重度抑郁症。在得了主动脉瘤与忧郁症后,罗斯科的画风从早些年的大型绘画创作逐渐转变成了小型的方块状丙烯;整体绘画风格从之前的大面积平面油彩铺垫,变成了具有节奏和高浓度的小型局部铺垫。规格虽然变小了,作品却如同他当时的身体状况,不由自主地展现出了一股吃力的感觉。年2月25日,罗斯科的助理在那一天下午发现罗斯科因服用抗抑郁药片过量而在厨房割了腕,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享年仅66岁。
翠西·艾敏翠西·艾敏年7月3日生于一个英国的艺术家家庭。虽然出生在伦敦,但她是在一个叫Margate的小镇长大的。翠西很小的时候,她父亲抛弃了她们一家娶了另外一个女人,这直接导致了翠西之后的不幸遭遇,除了生活的贫困之外,她14岁的时候不幸的被强奸了。成年后的翠西继续延续着混乱和历经痛苦的生活,酗酒,抑郁症,滥交,数次流产等等,这些痛苦的经历成了她艺术创作的直接来源。翠西·艾敏的作品使用的媒介很广泛,包括针线手绣,雕塑,素描,绘画,摄影,霓虹灯,视频和装置等。作为90年代初英国著名的YBA(英国青年艺术家)群体代表性的成员之一,翠西的才华和她引发的争议在英国是无与伦比的。
徐渭徐渭出生于代级官吏之家,自幼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青年时他,“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37年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后来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曾先后九次自杀。其自杀方式令人毛骨悚然,他用利斧击破头颅,以致“血流满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因怀疑继室张氏不贞,居然将其杀死张氏,招致七年的牢狱生活。出狱后他已53岁,纵情于山水之中,赋诗作画。他用狂草的笔法施于绘画之中,把中国写意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境界,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面貌,对后世影响很大。
《艺术市场通讯》主要面向艺术机构、收藏机构、艺术家、藏家、投资人、艺术从业者、艺术爱好者、艺术媒体人等等,为了更好的分类管理与提供服务,《艺术市场通讯》邀请大家留下您的姓名、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