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网精选戒毒案例有声读物第10期

时间:2021-6-29 11:59:07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中国法网精选戒毒案例有声读物

第10期

深化案例应用

推进以案普法

为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贯彻落实,提高戒毒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司法部戒毒管理局打造个十百千教育戒治工程升级版、推进新时代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化戒毒案例成果应用的要求,在部局、省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组织团队,将中国法网精选戒毒案例改编为有声读物,推出改编版和直播版两大系列教程,打造戒毒案例系列音频资料库,应用于戒毒实践。在提升民警教育戒治业务水平的同时,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成功的路径和方法,为广大禁毒专干、社工和志愿者提供学习的平台,有效深化教育戒治成果传播和应用。

徐兆阳

■案例作者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与创造教育方向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创新能力培训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现为江苏省句东强制隔离戒毒所艾滋病专管区一级警长,挂职江苏省戒毒管理局教育矫治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江苏戒毒》执行编辑,戒毒工作案例编审。在《中国司法》《犯罪与改造研究》等公开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戒毒典型案例《寻回失落的自我》年曾获得司法部戒毒管理局一等奖,参与编辑部局、省局教材与辅助读物5部,出版教育矫治文集《朝阳之路——矫治理念求索集》。

张宏乐

■主播

毕业于吉林外国语大学,入伍服役四年,现为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管教员。

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张宏乐,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江苏省句东强制隔离戒毒所徐兆阳的教育矫治案例《以阅读疗法激励戒毒人员改变行为模式的案例》。

以阅读疗法激励戒毒人员

改变行为模式的案例

案例类型:教育矫治案例

供稿单位:江苏省句东强制隔离戒毒所

供稿人:徐兆阳

阅读疗法一般指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手段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有目的的阅读指导人们解决有关自身的、内在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本案例秉承“‘心毒’必须‘心药’医”的理念,将阅读疗法引入毒瘾戒治,以交互式阅读疗法为主,结合认知疗法、哲学疗法、心理疗法、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通过读书会、分享会、交流会、书方推荐、辅助阅读、编印阅读疗法配套期刊等形式进行团体阅疗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对戒毒人员进行全程指导和干预,遵循“认同-净化-领悟-信心-升华”的途径,鼓励戒毒人员通过阅读疗法将戒毒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认知、行为、思想、意识等层面的变化,以及与毒瘾抗争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最终戒掉“心毒”,彻底远离毒品,重获幸福人生。

(一)基本情况

HIV戒毒人员浩某,男,36岁,硕士研究生,已婚,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年11月1日20时许,浩某在江苏省无锡市某酒店吸食毒品冰毒,被公安机关查获。经尿检,浩某尿液中甲基苯丙胺类呈阳性,且认定吸毒成瘾严重,被公安机关处以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又因为是HIV感染者,年1月22日被投送至江苏省句东强制隔离戒毒所阳光家园(艾滋病专管区)。

1.入所表现

浩某入所后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茶饭不思、神情落寞、情绪郁结、不愿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且对常规戒治内容流露出质疑和不屑的态度。通过入所体检及其自述,浩某患有轻微的抑郁症和失眠症,此次强戒更加剧了他的抑郁程度,对于如何度过这两年戒期表现出极大的困惑,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充满忧虑。

2.原因分析

生理因素:年,浩某在美国访学期间因外伤与艾滋病患者血液有接触而感染HIV病毒,感染之初一度的身体不明原因暴瘦及其它不适应症状曾给他带来较大的身体损伤并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在医生指导建议下,他及早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身体恢复较好,病毒载量低于可检测值,CD4指数常年保持在以上。然而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的提高让他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很好,对毒品可能造成的伤害存有错误的认知。另一方面,由于浩某来自省外,对戒毒所的情况也不了解,担心会因治疗关系的交接不畅而影响继续服药。

心理因素:浩某虽然“冰龄”不长,但因吸食量较大,身心均受到较大的损伤。众所周知,冰毒学名甲基苯丙胺,长期滥用会对人的大脑及中枢神经造成损伤,这种损伤会直接表现为神情恍惚、易怒、过度兴奋、具有攻击性、猜疑等不良情绪和行为上,甚至会间接造成甲基苯丙胺精神障碍。通过对浩某过往经历的了解,民警发现浩某在吸食毒品之前是一个积极、开朗、乐观的人,然而眼前的他确实是一副消极、落寞、悲观的样子。经过入所体检及邀请镇江市精神科医生诊断,浩某患有轻微的抑郁症。浩某也承认吸毒让他仿佛变了一个人,遇事不顺利的时候不懂得如何正确排解,习惯于自我攻击,并伴有长期失眠症。

社会因素:浩某曾就读于国内某“”“”大学,求学期间因成绩优异作为交换生赴英留学,23岁的他获得英国某大学咨询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回国任教于南方某重点大学,并曾两度赴英美交流访学,还创办有自己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来看,他几乎已经走到了“尊重”这一层次了。此次接受强戒,面对身份的一落千丈,浩某的心理落差极大,抵触心理较强。同时由于浩某受西方教育时间较长,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整体行为模式,都受到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巨大影响,对于吸毒对国家、社会及家庭的影响有着较为偏执的认知,认为吸毒只是自己的事情。

家庭因素:浩某家境殷实,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家人对他有着极高的成就期望。这种高期望和严要求在给他健康人格塑造带来推力的同时,也隐藏了一些过于理想主义、难以面对现实挫折的因素。浩某在入所谈话中坦言,他吸毒并非受他人蛊惑,也非自己没有基本的判断力,而是认为自己事业成功、家庭圆满,想尝试不一样的东西而没有把持住。他认为自己的此次失足给父母家人丢了大脸,也让他无法重新去面对过往的朋友、事业关系,于是表现得相当悲观颓丧。同时,由于自小父母就对他保持极高的接纳度和宽容度,让他不断在现实中无意识地试探父母的底线,导致在尝试新鲜事物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判断力、自控力和自律性。

(二)方案制定与实施

针对浩某入所以来的具体表现以及对他基本情况的摸底,民警意识到对其要给予特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zl/1340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