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老年人的心理偏移

时间:2021-7-17 13:32:08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老年人心理变化

老年人发生心理变化,多具有隐蔽性,一是老年人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异常;二是老年人对心身变化敏感性下降;三是独居或交往、兴趣、行动活动都比较单调;所以老人有了问题也不容易被识别。

作为家人应从哪些方面识别老人有无心理偏移呢?

GUANAILAOREN

01

抑郁状态:

老年抑郁患者与年轻人相比,往往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忧郁心情,常用“没有意思,心里难受”或身体不适、担忧害怕为主要表现,对外界事物开始无动于衷,体验不到快乐和幸福。对以往的生活和爱好没有兴趣,不愿意参加正常活动如社交、娱乐等,甚至闭门索居、疏远亲友,总说自己脑子不好用了,变成了“傻子”,什么活也干不了,连累了家人了,甚至有轻生的想法和行为等等。

02

焦虑状态:

表现为精神焦虑和多种躯体不适症状。整天惶惶不安,坐卧不宁,恐怕发生不幸的事件。躯体不适通常是焦虑表达的躯体症状,可涉及到任何器官,常有肌肉紧张、震颤、头痛、心悸、心慌、胸闷、透不过气、大汗淋漓、浑身发热、口干、腹痛、便秘或腹泻、尿频、食欲不振、消瘦或不固定的疼痛感等一系列症状,同时伴有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白天感觉头晕脑胀,困倦乏力等。上述症状也可见抑郁症的躯体症状表现。

03

认知能力下降: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人均寿命不断增加,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也逐年增加。

初期,老年认知功能减退可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计算速度缓慢,外出、交流减少等;也可能以孤独、自卑、担心、疑病、抑郁焦虑、空虚感为早期表现,常被误认为睡眠或抑郁焦虑问题或衰老现象而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他们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其心理和生理功能都逐渐衰退。

后期,将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和情绪不稳定,睡眠昼夜颠倒,胡言乱语,喊叫,不认家人,幻觉妄想等症状。因此,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延缓痴呆的进程。

上述前两种情况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或共病存在。作为子女或家属,多与老人交流沟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zl/1350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