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座背景
本次三天讲座《临床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国际标准规范化培训》,于年5月26日~28日在北京香山开课,医院主办。其讲者均是国内外一线临床医学和心理学专家。来自美国的讲者,是参与《DSM-5》编撰的国际著名专家。其中,张道龙教授是来自美国的华人顶级精神病学家,是《DSM-5》的中文译者,也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另一位组织者,是我国王玉平教授,是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在脑电、电生理和心身病学方面有极高造诣……
(二)听课笔记——张道龙教授讲座:《DSM5》与《ICD11》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
盛金虹/文
年5月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APA)推出了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最新版本---《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是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DSM-4的升级版。DSM-5是美国官方唯一承认使用的、最新的诊断标准。即将出版的ICD-11与DSM-5达到98%的相似,可想而知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精神科医师诊断标准将趋紧于DSM-5,我们更多的掌握DSM-5,对未来我们掌握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有帮助。
讲述DSM-5的基本情况之前,张老师提到“临床诊断思维”,那我们在学习培训中,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训练一种思维。它是一种能力,是基于现在过去、单独或结合去考虑患者是什么病。在未来工作中,我们学习工作更需要理论和临床相结合。
为了能进一步改进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和在所有临床工作者中产生一种共同语言,DSM-5对所有精神疾病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并制订了精确和具体的诊断标准。它采纳、吸取了数百位国际一流水准的精神心理疾病教授、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博士等各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因而极具科学参考价值。
那DSM-5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呢?DSM-5现在的分类是通过病因学、疾病相似性和遗传学、神经影像学来分组的,跟以前的DSM-4和ICD10分类是不一样的。
一)内源性:原发性的,不论是否有压力都会出现。
第一类:神经发育障碍
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按最低标准诊断的,是出生或者出生后一个月就有的疾病,神经发育障碍不可能在18岁之后才第一次诊断,DSM-5硬性规定发病时间是12岁之前。父亲的年龄较大时生的孩子会比正常孩子更大的概率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二类:精神分裂症谱系
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跟神经发育有关,不过在技术层面不能属于神经发育障碍,因为不会在2、3岁发病,但它跟大脑的神经发育有关。经过20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精神分裂症的亚型跟病人的治疗和愈后没有关系,所以DSM-5取消了精神分裂症的亚型,现在使用标注,因为标注不排它。
第三类:双相及抑郁相关障碍
在发病年龄上双相及抑郁是比较靠前的,并且相似性很高,所以ICD-11将其放到了同意大类。DSM-5将其分开是因为在遗传学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双相的遗传率高,单相的遗传率低。女性的抑郁与其他抑郁症状表现有差别,所以经前期烦躁本质是抑郁症,服用抑郁药物是有效果的,所以经前期烦躁属于抑郁类。
第四类:焦虑及强迫类
ICD-10中焦虑包括强迫及创伤相关障碍,不过从病因学上考虑,焦虑是内源性的,创伤及相关障碍是外源性的,受到外界刺激才出现的症状。强迫跟焦虑还是有区别,在焦虑的程度上不一致,焦虑更多的是思想中的,强而迫症更多的跟实际相关联,比如洗手、搔抓等。所以创伤跟强迫在DSM-5中重新分出一类。
二)外源性:受到创伤后出现的症状。
第五类:创伤及应急障碍
受到创伤才会出现障碍。这类中适应障碍需要注意,它是说撤销外在压力6个月之后好转,而不是有压力6个月还要好转。
第六类:分离障碍
分离障碍创伤后才出现的心理现象。分离和转换时有区别的,分离身份障碍是心理的,转换障碍虽然是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但是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
第七类:喂食及进食类障碍和排泄障碍
最严重的是神经性厌食。
第八类:睡眠-觉醒障碍
第九类:性功能失调和性别烦躁
ICD-11将性功能失调和性别烦躁放到性健康章节,因为国人对心理精神问题接受度不高,所以将其划分到性健康类。
第十类: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性障碍
最重要的是间歇性暴怒。
第十一类:物质相关成瘾障碍
ICD11加入了赌博成瘾,但是没有加入游戏成瘾,因为现在大部分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计算机,所以成瘾跟正常不好区分。
第十二类:神经认知障碍
神经认知障碍是神经先发育正常,后又脑部疾病或伤害所导致的认知性退化。
三)年龄
第十三类: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必须十八岁之后才诊断人格障碍,其他人格障碍最早也需要超过16岁,因为人格是慢慢发展的。
第十四类:性欲倒错
该障碍也是需要成人后才诊断的疾病。
了解了DSM-5的各类病之间的关系、顺序,我们就会形成系统框架,当我们拥有了诊断的结构,在听到病人描述症状时就会全方位的考虑,因为病人的所有信息都会对我们判断有影响。
我们以往的五轴诊断中对于轴一是非常看重的,现在我们发现轴二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轴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轴一的痊愈,也就是说人格水平很疾病来说很重要,那现在更多依据的是生物-心理-遗传标准。
注:
此文是闵宝权博士携宣武心理团队大部分心理咨询师参加此次《临床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国际标准规范化培训》后,由盛金虹老师整理的听课笔记。
作者简介:
盛金虹,宣武心理咨询与治疗联盟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心理评估诊断知识和访谈基本功扎实,在实习阶段已成功接待数例困难人格障碍和伴精神症状的情感障碍案例。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主修计算机,辅修心理学,在校期间是每年都获奖学金的优秀学生干部。主要受训经历:宣武心理1年脱产实习咨询师阶梯培训计划(.05~今),德瑞姆心理机构2年制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与技术培训(.01~今),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基础心理学及应用系统课程(.09~.07)。
附:
年10中旬第二期:“宣武心理年度实习计划(脱产)”简介。
实习的培训和学习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小时心身门诊工作实习;
小时病例讨论与真实个案观摩;
人次以上接待真实来访者的实践;
60次一对一案例督导;
40次一对一精神动力个人体验;
50小时封闭式团体督导;
小时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封闭式内训;
80小时经典文献研读;
4次以上国内精神、神经和心理领域的知名专家讲座……
我们的特色:聚焦实践、案例充沛、师资实战经验丰富、每季度标准化考核。
计划现在可接受预报名。有意向者可致电张老师(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