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全国多地更是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这让“热射病”一时成为热词。今日小编为您解读什么是热射病,如何预防热射病。
“热射病”就是一种极严重的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失调,体内热量散发不出来而大量积蓄,导致出现高热、昏迷等症状。患者的通常表现为:高热、体温达到40℃以上、皮肤干热无汗、神志障碍、脏器衰竭等,如得不到及时妥善救治,死亡率高达50%-70%。酷热天不出汗是热射病预警信号。
热射病分为两种:
1.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因为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其主要症状有: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瞻妄、昏迷等,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心衰、肺水肿等,常在发病后24小时死亡。
2.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因为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当周围环境温度高于27℃、相对湿度又过高的情况下进行剧烈体力活动即可发病,其主要症状有:胸痛、汗毛直立、过度通气、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共济失调、语无伦次,有些患者会意识丧失,可发生溶血、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等,危及生命。
预防“热射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高温环境,具体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天气炎热时不提倡长时间户外剧烈运动。
2、高温闷热下户外长时间工作的人群,如:建筑施工人员,要注意防暑降温并需及时补充淡盐水。
3、外出可以自带降温水瓶(用矿泉水瓶装上凉白开水,放在冷冻槽里冰冻后使用),可以降温还可以饮用。
4、不要长时间使用空调,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影响体温调控。
5、合理饮食,多吃西瓜、桃、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也可多喝降热祛暑粥,如荷叶粳米粥、苦瓜大米粥、绿豆粳米粥。
6、若感觉不适,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如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医院救治。
此外喝水不得法也会“中毒”
三伏天里,为了解暑,人们会大量饮用饮料、茶水,以及各种瓶装水。
夏天天气炎热,血液黏稠度会增加,适当饮水对身体是有益的。但过量饮用白水却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病人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即“水中毒”。因此,夏季饮水应掌握好喝水的技巧。
一要及时补充盐分。适当地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据介绍,在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机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二要少量多次喝水。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每次以饮用毫升至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
三要避免喝冷饮。夏季气温高,人的体温也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饮品。专家建议,喝10℃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这样既可降温解渴,又不伤及肠胃,还能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盐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