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28/4318880.html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如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我们应该怎样掌握心理自助知识,怎样有效的进行心理调适?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有哪几种分类呢?
一、一般性心理问题
一般性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心理活动反应不甚强烈,且未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性的心理紊乱。日常生活中可能因为某件事情造成心理上的不愉快,产生短暂的焦虑、烦恼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急躁。
二、非精神病性疾病(心理障碍)
初始反应就很强烈,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以及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人格缺陷,这类人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侯,如惊恐、焦虑、抑郁、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病人常感到痛苦万分,迫切要求帮助。
三、精神病性心理疾病
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这些病人常见幻觉、妄想,并且常常不承认自己的病态,拒绝求医。
心理健康小贴士
1、调整认知:应对自身抱有正确、客观的认知,对于非理性、不合理的观念,应予以纠正。
2、情绪管理:应保持情绪稳定,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心情愉快对健康有一定好处。
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社交需求属于人的心理需求之一,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
4、自我奖励:平时应养成自我称赞、自我奖励的习惯,可以在成功完成一件小事后,给予自己正面反馈。
5、积极运动:运动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对体内多巴胺的分泌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多巴胺对情绪调控有一定的作用,促进其分泌会使人产生开心的情绪。
6、保证睡眠:睡眠对心理健康较为重要,睡眠障碍患者可能会伴随精神、情绪症状,每天需保证8小时的睡眠。
请大家打开心灵的窗户,重视心理健康。一个人的不良情绪可以影响周边的人,所以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仅能让自己幸福,也能使身边人幸福。幸福在哪里,幸福一直在那看不见的小角落里,从未离开。
END编辑:范欣韩晓洋
图片来源:小红书
校对:杨梅梁仁义
审核:任亚莉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