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21.html
谱系障碍和自闭症这两个词近些年一起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让很多人疑惑,难道自闭症又改名了,现在叫做谱系障碍?还是说有什么其他的问题?
其实谱系障碍的全称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指代的是一切类似症状的统称。
是根据典型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进行扩展定义的广泛意义上的孤独症,既包括了典型孤独症,也包括了不典型孤独症,又包括了阿斯伯格综合症、孤独症边缘、孤独症疑似等症状。
也就是说,咱们理解中的孤独症其实就被孤独症谱系障碍所包含,举个例子就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是水果,而孤独症是水果的一种。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这样出现的在谈到孤独症谱系障碍前,咱们先来说说孤独症是什么。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它是一种先天精神疾患,和后天家庭教养的因素并不大(当然,近些年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也会导致儿童发生自闭症)。
在我国,自闭症的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男女差异化显著。
典型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就是所谓的“三联症”,主要体现为在社会性和交流能力、语言能力、仪式化的刻板行为等三个方面。其主要症状为:
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重复刻板行为:不典型孤独症则在前述三个方面不全具有缺陷,只具有其中之一或之二。
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概念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现来源于美国儿科协会。
众所周知,美国拥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闭症儿童群体,因此相关的研究非常多,所以部分研究者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患者未必在三个方面都有明显的缺损(比如未必有刻板的行为),于是够不上典型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但是,因为这些人群在社会性和交流能力方面还是有比较明显的缺陷,难以用一个特定的“标签”来命名,所以“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个概念应运而生。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科学家将该群体因为自闭症所产生的相关行为、表现看成是一个谱系,程度由低到高,低端的就是“典型孤独症”,高端的就逐渐接近普通人群,例如高功能自闭症。
引入谱系概念之后,孤独症就没有了“是与不是”的概念,更确切的是“在谱系内的缺损程度有多深”。这项研究的确立,让孤独症儿童的评估变得更为准确,也挽救了很多孤独症儿童的结局。
一般来说,孤独症谱系障碍除了在核心症状上的表现,还有一些外围症状,比如消化系统、免疫系统、感觉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的感官干扰很大,因此多会造成自闭症患者各种各样的怪异行为:
有的孤独症人群的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恐惧或喜好等;
存在便秘、尿频或小便失控、消化不良和营养偏差、皮肤易生湿疹、易感冒、睡眠障碍等;
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
孤独症发生后,父母可以做什么?近几年我国孤独症人群,尤其是儿童的数量增长迅速,因此这就对很多自闭症家庭提出了新要求,比如怎么在家中照顾孩子,哪些错误的做法要避免等等。
但家长们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常识,往往是无从下手,结果反而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语言问题。鉴于这样的情况,厦门中心的专家建议父母们这样做:
小朋友发生并确定孤独症后,父母们首先要注重对孩子行为和认知方面的辅导,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出去走走,从周围环境的不同事物进行锻炼;
培养孩子的交互能力,很多自闭症儿童缺乏与人正常交往的能力,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尝试交流,或者你们在与人交流时让孩子在一旁旁听等等。
3.切忌将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比如愤怒地吵闹,或者厉声斥责孩子,这些负面的情绪会极大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
4.为孩子挑选一个合适的康复机构,这一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