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复习总结

时间:2016-11-28 17:34:23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一、名词解释

1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治疗、预防及康复的一门临床医学。

2知觉(perception)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大脑中进行综合,并借助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一种完整印象。

3感觉(sense)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光、色、声、气味、冷、热、软、硬等。

4幻觉(hallucination)缺乏外界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

5妄想(delusion)一种病理信念,内容与事实不符,也不符合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社会背景,但患者仍坚信不疑,难以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纠正。

6错觉(illusion)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有客观刺激存在的情况下。

7思维(thinking)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精神活动的重要特征、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精分(schizophrenia)一组原因不明的精神病,多在青壮年发病,起病往往缓慢,临床上可表现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有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以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该组疾病以一般病情迁延,可反复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可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

9情感高涨(elation)患者情绪异常高涨,心情特别愉快。表情喜悦、语音高亢、动作明显增多、自我感觉良好、洋洋得意、盛气凌人,常伴有明显的夸大色彩。常见于躁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0心境障碍(mooddisorder)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11内向性思维(autism)沉浸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分不清主观思维和客观现实间的界限。

12恐惧(phobia)面对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常导致逃避。

二、问答

1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P

又称“妄想性精神病”,是一组不能归类为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的,以长期持续性妄想为唯一或最突出临床特征的各种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以妄想为主要症状,妄想有逻辑性、系统化的特点,可伴幻觉。患者意识清楚、智能良好、病情进展缓慢、人格保持相对完整,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精神异常。

2精分的症状(整理1)

早期症状:个性改变、多疑、对自己某个部位的不合理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tjyy/198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