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世界双相障碍日解读精神癌症

时间:2017-2-27 8:59:53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r)也称双相情感障碍,又被广泛叫做躁狂抑郁症,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类疾病。

1

『世界双相障碍日』的由来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也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梵高的诞辰日,除了留给世人留下难以忘却的名作,他也被认为生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症。为了纪念梵高,国际上将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

因为他,世界才有了双相障碍日

19世纪最著名的印象派艺术大师梵高在37岁时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曾因好友的离开而割下自己左耳。为了纪念他,国际上才将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双相障碍在国外也被叫做“天才病”。

为了提升公众对于双相障碍疾病的认知,传递科学的疾病知识和治疗观念,同时提高双相障碍在中国的诊疗水平,在全国精神科领域专家的倡导下,“世界双相障碍日”于年3月30日正式来到中国。今年是中国的第二个“双相障碍日”。

2

双相障碍:精神上的癌症

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等;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幻觉、妄想等严重性精神症状。

躁狂之蜜糖,抑郁之砒霜

······

●处于躁狂的人可能会同时感觉到很快乐,精力充沛,不需要太多的睡眠,过度的自信(夸张的),比平时更健谈,思维跳跃等。

●一旦患者进入抑郁状态,可能会感到极度沮丧,自卑,兴趣缺乏,寡言少语,疲乏,难以集中精力,更严重的是,抑郁发作时的患者往往想自杀。

被喻为“精神上的癌症”

双相障碍关键的特征是一个两极化的极端的心境波动,会从躁狂体验转到严重的抑郁。

数据显示我国的发病率高于2%,70%的患者在20岁前已经出现症状,15-19岁最为高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3

典型的双相障碍

「当我生气时,任何人都最好不要和我抬杠。我感到有摧毁一切东西和所有人的冲动。每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情都会激怒我。我痛恨所有人,我痛恨我的生活,并想以某种十分惹人注目的方式了断自己的生命。」

——某II型双相障碍女士

「我和妈妈走进一家非常高档的餐馆,我开始到处活蹦乱跳。天花板上挂着一些枝形的吊灯。我觉得自己是超人或什么的,向上纵身一跃,抓住其中一只吊灯,并开始在上面荡起秋千来。」

——某I型双相障碍男士

23岁的小杜很有艺术天赋,从事绘画工作。最近一年他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可能出问题了,时而亢奋,时而抑郁。情绪高涨时他能通宵的作画,越画越有感觉,没有丝毫睡意;但接踵而至的又是抑郁,一整天躺床上不想动,不想画画,不想出门,什么兴趣都没有。

4

双向障碍多才俊

科学治疗挽生命

双相障碍偏爱于搞艺术创作的人,他们很多都是才华横溢,举世无双的巨星。典型患者有画家梵高、作家海明威、音乐家贝多芬,科学家牛顿等都被认为是双相障碍患者,中国作家三毛、诗人海子、明星张国荣均死于抑郁自杀。

现在很多人对抑郁症都有所认识,其实很多抑郁发作的患者,很有可能就是双相障碍的患者。因为当他们在身体很“爽”的状态时,不会认为自己有病而去看医生,但“爽”的状态维持不住,转而出现抑郁。

双向障碍的抑郁发作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对身心是极大的消耗。目前在医学上对于双相障碍的治疗也逐渐趋于成熟阶段,通过科学有效的物理治疗结合心理辅导,可以大大减轻双相障碍中的抑郁发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再辅以综合调理与家庭护理,帮助双相障碍患者改善病情,摆脱痛苦和自杀倾向并顺利走向康复。

●人的情绪不会是一条直线,常人的波动起伏不给自身带来痛苦,属于正常情感。

●如果这个事情非常小,某人的情绪反应十分大,或是跟他以前的行为不一样,这都提示这个人有可能是一种病态性情绪。

●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出现双相障碍时,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极大地的破坏力,此时,医院就医才是正确的出路。

●有趣●有营养●有深度

的文章都在这里

?在这里,我们一起读懂精神心理疾病

?精神科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被叫精神病的,并不是傻子

?面对恐惧

你选择逃避还是战胜它?

?我们都有强迫症!

?患上神经衰弱是怎样一种体验?

?睡不着

你还在数羊吗?

◆◆◆◆◆

↓↓↓疾病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湖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tjyy/614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