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安排依然是五十分钟,前面差不多四十分钟,由我来做整体分享,接下来的十分钟跟大家互动和讨论。
桥——《廊桥遗梦》名字
这部电影其实挺有名的,小说也非常有名,是当年的畅销书。我们先看一看它的题目,翻译成中文叫《廊桥遗梦》。英文的原文是: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意思是:麦迪逊乡村的桥。
桥,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它的作用是连接。毛泽东有句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所以说桥,它是连接两个不同部分的媒介。这部电影中的桥,跟一般的桥有点不同,它是廊桥,上面是有遮盖的,所以它更像是隧道的感觉,或者说在象征的层面,它也有点像产道,也就是它可能连接两个不同的世界。
讲的这里,我来说一下我们这种形式的观影。我本人是心理学背景,所以我们的观影是站在个体的心理的角度,以电影为媒介和载体(来了解自己)的。我们既不会过多的讨论导演在影视拍摄方面的技术和技巧,也不会过多的谈论关于社会学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离婚的比例啊,或者是外在的一些关于外遇的统计数据啊,还有一些泛泛而谈的角色所谓的“需求”,时代的变迁等等。当然这些东西我们都会涉及到,但仅仅是作为背景。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观看这样一部电影,探索它对我们每个个体的当下有些什么不同的意义,这才是我们观影的出发点。
今天,我还是从以下几个主题模块来分别梳理。第一个是时空背景,第二个是导演的信息,第三个是影片的角色,最后是故事的情节和结构,第三第四点我会合并在一起讲。
小镇——《廊桥遗梦》时空背景
看看电影中的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它是发生在六十年代的美国,那个时候是女权运动刚刚开始。发生的地点是依阿华州麦迪逊小镇,具体这座廊桥就是罗斯曼桥。
故事发生在这样一个小镇,地理位置偏远,居民比较保守,当然也非常的稳定安宁。这就是基本的大的背景。
精巧——《廊桥遗梦》的导演
本片的导演克林特,是非常有成就的一名导演,得过很多奖。关于导演的一些基本资料和所获奖项,群里都可以看到,我就不再罗列。但值得注意的是,克林特在本片中也同时出任了男主角。就此我想说两点。
第一,如果我们把电影理解为导演的一个梦,那么梦中的每个角色由不同的人来演,就有很不同的呈现方式。比较有意思的背景资料是,克林特的妻子曾经说过,《廊桥遗梦》里的男主人公——就是克林特自己演的角色,最像真实的他。像在哪里?我们试着从导演的人生态度来和亲密关系来看看。克林特结过两次婚,而更为重要的,他有很多情感经历,曾与五名情人生下过四女两男。那么这部分,跟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形成一种态度上的呼应。片中的男主人公作为一个浪迹天涯的摄影师,他看世界的观点一定是跟一个在保守的乡村小镇上生活的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有很大不同的。这种落差跟我们第一部电影中的格雷和安娜的落差有类似之处。这就像水流一样,如果落差很高,比如像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那可能就会形成很壮观的景色。
第二,除了刚刚说的导演的人生态度,我认为导演有非常强的专业能力——当然,在这里我们不从影视拍摄的角度来谈。我想分享自己的观点:这个导演的导的戏非常细腻。我并不想从一些主要情节或者说是重头戏来谈,而更愿意北京中科忽悠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