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quot强迫及相关障碍qu

时间:2017-6-12 18:09:32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关于强迫症,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已与懒癌晚期、拖延症、选择困难症,并称为四大“城市病”。然而,调侃归调侃,对于强迫症这种终身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需重复确认来减轻痛苦

强迫症在世界范围内的终身患病率为0.8%~3.0%,与其他严重致残性精神疾病性障碍(约1%)近似。国内报道的强迫症患病率总体上低于多数西方国家,女性高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19~35岁,56%~83%的强迫症患者至少共患1种其他精神障碍,如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酒精或物质滥用或依赖、抽动障碍等。

强迫症的主要特点是反复或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明知不合理或是过分的,但难以控制或摆脱,需通过重复或反复确认来减轻痛苦。强迫症可涉及各个心理活动领域,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作和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临床上一般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方面。

?

评估自知力水平和是否伴抽动有重要意义

由于强迫症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形色色,涉及思维、注意、感知、活动等多方面,需要进行系统的临床评估,包括:(1)症状的识别、诊断与鉴别诊断;(2)治疗的依从性、适应证与禁忌证、疗效与不良反应;(3)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康复等。

评估方法包括:病史的采集与精神检查;定式化检查,如自评和他评量表或问卷,包括人格测验等;实验室与脑影像学检查等。

目前最常用的强迫症及相关症状评定量表为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包括成人版和儿童版,主要针对强迫症各种症状表现和严重性进行半结构化评估。Y-BOCS也是评估疗效最常用的量表。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相关情绪问题,因此还常常评估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社会功能。

诊断标准包括ICD-10和DSM系统。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是一个简单有效且可靠的定式访谈工具,访谈过程简短,更易于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DSM-5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变化中最具有临床意义的2处改变为增加了自知力和抽动相关的判断标准,这2条对治疗有重要影响。在DSM-5中强迫症患者自知力的判断扩大到更宽的自知力评估范围,甚至包括强迫症妄想性观念。评估强迫症患者的自知力水平、是否伴有抽动,对于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儿童青少年是强迫症的高发人群,儿童强迫症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年龄特性,常用的筛查量表为儿童版Y-BOCS,该量表是年龄向下延伸的成人版Y-BOCS(适用年龄8~17岁),为临床医生用评定量表,对儿童强迫症状及严重程度进行半结构化评估。

治疗目标为显著减轻强迫症状基本恢复社会功能

强迫症的治疗目标是:强迫症状显著减轻,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能有效应对压力和减少复发。

▼药物治疗病情较重,伴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先前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不能配合心理治疗或无法获得心理治疗,愿意采用并可获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根据证据标准及推荐标准,权衡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推荐适宜的治疗药物。一线治疗药物为SSRI;二线治疗药物为三环类药物、SSRI药物;第2代抗精神病药是最常用且增效作用确切的药物。

▼心理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病理心理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没有哪一种心理学理论能解释强迫症的所有症状,对不同的强迫症状应选择适合的心理疗法才会达到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常用于强迫症的增效治疗。常用的治疗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改良电休克治疗;脑深部电刺激;迷走神经刺激。

来源:医师报(文章仅作分享,若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

由于强迫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强迫症与其他疾病的高共患率、慢性迁延性病程、病因及病理机制不清、药物及心理治疗并重且依然疗效差等,临床实践中强迫症的诊疗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深入认识强迫症疾病实质,需要全社会一起共同努力。

喜欢迎龙宝,快快扫描下方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tjyy/720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