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效率提高,尤其是工作的紧张程度更是大幅度提高,特别多人容易患上消化不良的症状。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侯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器质性消化不良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
三个消化不良的小偏方偏方一:鸡内金若干。将鸡内金晒干,捣碎,研末过筛。饭前1小时服3克,每日2次。可消积化滞,治消化不良,稠聚痞胀等。
偏方二:砂仁2克、木香1克、藕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木香研为细末,同藕粉及白糖一起放入碗内和匀,沸水冲泡,搅拌成糊状即可。每日1~2次,可当点心温热食用,连用2-3天。
藕粉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本方适用于消化不良,宜趁热食用,不宜冷服,以免伤脾胃。
偏方三:砂仁2~3克,大米50~75克。先把砂仁捣碎为细末;再将大米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砂仁末,稍煮即可。
每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砂仁可健脾胃,助消化。本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注意砂仁放入粥内后,不可久煮,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消化不良的日常保养(1) 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羞胃痛或加重日病。
(2)饮食调养: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
(3)忌口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
(4)平心静养:消化不良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影响胃病的康复。
(5)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