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都是因为这个病癔症03

时间:2021-3-18 23:05:27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上回咱们说到癔症这个颠覆人三观的病,症状里面的癔症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有:

1.癔症性意识范围缩小

2.情绪爆发

3.癔症性遗忘

4.癔症性漫游(神游症)和梦游症(睡行症)

详情见:失忆,瞬间移动都是因为这个病?癔症02

接下来我们继续聊聊后面几种癔症性精神障碍的表现:

5癔症性身份障碍

又称双重或多重人格,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以另一种身份进行日常活动。两种身份各自独立、互无联系、交替出现。

常见形式为神怪或亡灵附体,此时患者对环境缺乏充分的觉察,注意和知觉仅限于周围的某些人和物。两种人格交替出现者称双重人格,多种人格交替出现者称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是重大创伤后的极端解离反应,病人表现出两种或多种完整系统的不同人格,每个人格系统都具有不同的成型的情绪和思维过程,各自代表一个独特的、相当稳定的人格。病人以一种人格可转变为另一种人格,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年不等,但大部分个案的时间较短。

还是我们的老朋友《走近科学》曾经有一期节目介绍了这样一个真实事例:重庆开县白桥乡有一个8岁大的“僵尸娃”!

据这个“僵尸娃”医院的大夫说,娃娃经常会突然昏倒,发病时,手足僵硬,呲牙咧嘴,并发出低吼声,嚷着要喝血。那动作很像港台电影里面的僵尸。一旦看到血之后,他会贪婪地舔。有时发病则又似鬼魂附体,嘴中“之乎者也”的全是古人之语,有时竟自称是左宗堂,来此是为了复仇。

但发病醒来之后他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问他谁是左宗棠也说不认识,并说从没看过关于吸血鬼及僵尸的电影电视。

事件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媒体争相报道,令人咋舌称奇!其实这正是癔症性身份障碍中附体的表现。

因为这个症状可以说是过于戏剧性了,所以在很多影视作品当中,都会用到附身或者多重人格障碍的桥段。比如经典电影《致命ID》、《美国精神病》等。

有一部非常有趣的电视剧叫《killmehealme》(张一山主演‘柒个我’的原版),里面的男主人公有七个人格。剧中男主角的主人格和他的六种交替人格为了占据自己的身体和时间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心理爱好者刷剧必备剧目,值得一看。

《killmehealme》男主和他的六个子人格

这里还要给大家补充一个疏离的概念:

疏离综合征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对自我和周围现实的两个方面。表现对自我的疏离感时称“人格解体”,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疏离感时称为现实解体,或称之为“非真实感”。

人格解体(对自我的疏离感)

人格解体有时被描述为自我感丧失,患者觉得自己并不是自己了,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或者是由另外一个人顶替了原来的自己,或者自己的身体已有了彻底的变化。

一切以前心爱的东西都变得那么陌生,与亲近的人相处也不再感到愉快,头部总有沉闷感,昏昏沉沉。病人会觉得,他的思想似乎再也不属于自己,行为也像机器一样。

这种疏离体验也可以是针对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病人会失去对身体的信任,感到身体的运动不由自主,感到一条腿变得陌生了,不属于自己的身体了。虽然他确实知道,腿是自己的,能感觉并活动它们,但自我的体验丧失了。

现实解体(对周围环境的疏离感)

现实解体(非真实感)指病人对周围现实环境的一种不真实的疏离感觉。病人描述说他本人与周围世界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空隙,好像放置了一个玻璃板或有一块面纱,或眼前像漂浮着的雾,透过它们看到的世界似乎是虚无缥缈的,外界也变得陌生了。

人格解体与现实解体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精神疾病中。较常见于癔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或仅以综合征的方式存在。

健康的青年人或成年人在劳累时,在惊恐状态下,如在灾难降临时,也可能会出现疏离体验,不过在情况改善之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就会演变成较为顽固的疏离综合征,进而引发严重的解离症状。

6癔症性假性痴呆

一种在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的、非器质因素引起的智力障碍。对于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却是错误的回答,如1+1=3,一双手有9个指头,给人以做作的印象,又称Ganser综合征(刚塞尔综合征)。

另一类患者则突然显得天真幼稚,虽系成人却呀呀学语、活蹦乱跳、撒娇淘气,逢人便称叔叔阿姨,有人称之为童样痴呆。

刚塞尔综合征一般常见于监狱囚犯身上,记忆力丧失,回答错误,连日常生活诸如穿衣着裤也是错误百出,手铐往脚上套,给人智能有严重损害的印象,这种情况维持时间较短,经治疗或精神因素去除后症状很快消失。

而童样痴呆我们从一个病例里就能明白了。

张阿姨,50岁,性格开朗热情,能说会道,工作能力也强,但是因为工厂效益不好而提前退休。退休在家的张阿姨仍闲不住,总爱在小区内热心助人,但因为她爱说三道四,传播是非,惹得很多人不满,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张阿姨的儿子结婚,邀请了很多亲朋好友和邻居,但是婚礼当天,到场的人并不多,安排好的宴席饭菜浪费了不少。张阿姨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婚礼后,家人发现张阿姨呆坐在床上,沉默不语,两眼发呆,表情茫然。片刻后突然起身,向门外冲出,被家人阻止后在房内一会哭,一会笑。

说话声音如同三四岁的小孩嗲声嗲气,见到新儿媳,嬉笑着要糖吃,要让新儿媳给红包,要穿新娘子的衣服。见人就喊叔叔阿姨,像小孩子一样喜欢玩洋娃娃。

7癔症性木僵

癔症木僵症是心理创伤之后或为创伤体验所诱发,在相当长的时间维持固定的姿势、仰卧或坐着,没有言语和随意动作,对光线、声音和疼痛刺激没有反应。

此时病人的肌张力、姿势和呼吸可无明显异常。以手拨开其上眼睑,可见眼球向下移动,或紧闭其双眼,表明病人既非入睡,也不是处于昏迷状态。一般数十分钟即可自行醒转。

福建省永泰县有一位叫刘兰珍的妇女,她的睡眠时间很长,一觉能睡一两个月甚至几年。刘兰珍的这种睡觉方式已经持续12年了。为了找到嗜睡的原因,医院做了血液、消化系统等各方面的检查,没有发现病变。

无奈之下刘兰珍的家人带她来到了当地的精神病卫生院,在这里医生为她做了脑电图检查,结果仍然正常,最终医生确诊为癔症木僵症。通过治疗,刘兰珍终于苏醒了,但是她对自己昏睡时的情况毫无知觉。

当然,癔症不只有精神障碍的相关症状,还有癔症性躯体障碍的相应症状表现,下期我们就和大家分享有关癔症性躯体障碍症状表现。

求点赞、在看加转发,支持一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1296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