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健康丨你的失眠,可能是抑郁的开端

时间:2022-4-24 14:19:48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医院精神科医生见到过很多焦虑和抑郁症的患者,以为自己只是睡眠出了问题,想开点治疗失眠的药。但是一问、一查,他们的问题不是失眠,而是抑郁和焦虑。

失眠只是焦虑和抑郁症的症状表现。这种情况,要想治好失眠,必须先治好焦虑和抑郁,如果只是服用失眠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所以,平时不要小看睡眠问题,很多病都是从失眠开始的。

01

常见抑郁症患者的4个共性

孤立自己

抑郁症患者喜欢孤立自己,会逐渐与朋友交往减少,不愿出门,喜欢一个人待着,有人在身边就感觉很烦。

生活杂乱无章

抑郁让他们精力耗尽,起床已经够困难了,更别说打扫家务了,大多数患者都是房间不想打扫,碗不想洗,垃圾不想扔,衣服到处放。

睡眠不好

抑郁会摧毁他们的睡眠,不管是失眠还是嗜睡的人,睡眠质量都不高,醒了之后依然十分疲惫。

饮食不规律

抑郁症患者要么暴饮暴食,要么就什么都不想吃。

02

青少年得了抑郁症会有哪些表现

孩子可能不会像成年人一样来描述自己的情绪变化,抑郁情绪偶尔会通过厌烦、叛逆、愤怒来表达悲伤。不开心和消沉是一种情绪,也是抑郁滋生的土壤。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会出现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出现两周,家长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一医院去做相关的检查。

03

糖尿病会导致抑郁?

是的,糖尿病可能会诱发抑郁症。研究发现,糖尿病人群更容易抑郁,抑郁风险是正常人群的3~4.6倍。

原因可能有两个:

●糖尿病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再加上疾病的并发症,生病的痛苦,生活质量就会下降,患者的负面情绪也就产生了,不及时进行疏导,就可能导致抑郁症。

●糖尿病病程过长,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如果患者家庭条件比较差,就会产生愧疚、拖累家人的心理,从而自责自罪,增大抑郁症发生的概率。

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也要多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

04

4件不能对抑郁症患者做的事

不鸡汤

不要说一些无关痛痒,看似充满正能量,实际上毫无意义的心灵鸡汤,比如“人生这么长,你要开心点啊!”

不否认

不要否认他的痛苦和病情,他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他空想出来的。痛苦需要被看见,被承认,才能被消解。

不批评

不要埋怨或指责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在他们得了抑郁症这件事上。比如:“你这个样子,对得起你父母吗?”

不强迫

不要强迫他去做事,更不要要求他快点好起来。这样只会加重他的紧张和压力,对病情缓解没有任何好处。

05

3招教你正确面对抑郁患者?

学会倾听

倾听他的感受和相关事件,不需要多做什么,听他说话就已经是在帮他,这也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步。

避免鸡汤

在倾听过程中,你不需要多说什么,尤其是鸡汤类的话,比如:“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这种话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听起来反而像是敷衍。

持续陪伴

保持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告诉他们说:“我在,我会一直陪着你。”如果你有事要离开,也要告诉他,自己干什么去了。

这三点,不仅是对抑郁症患者,与其他人相处也适用。

06

看精神科医生就是精神病吗?

这种观点很落伍。在很多国家,看精神科以及心理医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医院看病差不多。

人的身体会生病,心理上也是如此。如果发现自己最近精神状态不对,就应该早点去看精神科和心理医生,跟他们聊聊天、吐吐槽,听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一些建议,会有很大好处。

跟医生聊天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发泄的过程,很多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就是因为很多患者的负面情绪无法发泄,长期这样积累下去,自然就生病了。

精神科门诊

龙潭院区二楼A2区诊室

熊生杰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痴呆、儿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学习障碍、心理咨询与治疗。

排版:李劲松

文字来源:熊生杰(神经内科)

图片来源:千库网

预约挂号请长按识别

医院小程序

预约挂号电话

-(庆云院区)

-(龙潭院区)

-(草市分部)

门诊咨询及投诉电话

(工作时段)

医院24小时投诉电话

-6013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1449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