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工君的朋友圈格外热闹,
一些吃瓜群众在科普着一种症状
抑郁症
我们或许常常能听到,但又不是很了解
学工君来给你们涨姿势
小板凳做好
1你不是真正的抑郁
很多人觉得看哪个人闷闷不乐,沉默许久就是抑郁症,亦或是长时间失眠,没有食欲就是抑郁了,其实不然。
我们通常所说的“抑郁”,更多的指的是心情低落,难过悲伤,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精神疾病(不是心理疾病),是需要接受治疗,不是随便找个心理测试做下,然后自己就能治疗自己了。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年)有关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9条: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只要同时满足心境低落和以上任意4种症状,并且抑郁症发作持续两周以上,即可能被诊断为抑郁症。
2为什么产生抑郁症呢?
原因很很多,如:抑郁症的发生,和遗传有关。所以,如果有家族先例,一定要提前说明。
还和你体内生化系统(例如激素、神经递质等)的不平衡有关。有时候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也会引起抑郁。例如:皮质类固醇药物。
当然,大脑的器质性和功能性变化也和它有关。
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你的人格心理等因素,也和它有关。
另外,长期心境低落是大脑功能异常所致。这是一种异常,是可以并且应该去纠正的。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这种异常就表现在偏向于负性情绪和消极想法的网络活跃,而偏向于快乐情绪和积极想法的网络功能降低。这也是为什么春天时抑郁症会高发的原因,不是下雨就是阴天,就算普通人也有心情不好啊,更何况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那么容易被激活。
3你该知晓的知识
你肯定很想知道,单凭自己的意志,是否可以战胜抑郁?
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书籍或资料了,需要注意的是,在缺乏指导下自救不成,反倒会令你更有挫败感,令情绪更恶化。须明白,得了抑郁症不是软弱,找人帮忙更不是软弱,而是明智。在专家、家人、及朋友的帮助下,你是能够战胜抑郁症的,你不需要孤军作战。
你的朋友可以给你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是,倘若你的朋友不断地听你诉苦,无论他们是你多好的朋友,无论他们多有耐性,他们还是会累的。当朋友不知如何再跟你谈下去,而那问题仍然很困扰你,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会是你很好的倾诉对象。
六步思想舒缓法
人的感受很大程度受想法影响。如你长期心情恶劣,问题很可能来自你的想法。因此,将想法调节得当,可令你的心情更佳!
当你受问题困扰时,
第一步:面对感受。很多人(尤其男性)会否定自己的感受,即使把感受拿出来与别人讨论,其实说到底也是要否定,到头来只会令自己更难受。那么,为何不索性接受它呢?尝试面对自己的感受,分析自己正面对的压力,了解不快乐的原因,反而有助改善恶劣心情。
第二步:恶劣心情,我能应付!很多人面对压力时都会嚷着:“我受不了!”其实很多时这些事情任何正常人都会觉得难受,要逼自己若无其事,反而不切实际。所谓的应付,其实是一种管理,你最终会捱过的!难受的心情又怎会持续到永远?
第三步:逐步成功,奖励自己。使自己重拾自信的,是自我形象,而非别人的认同。成功,令你感觉良好,并鼓励你继续前进,踏上迈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我们可尝试将大问题拆解成很多小问题,逐一处理好,令自己常常得到鼓舞,这种奖励是非常重要的。
而当问题解决之后,
第四步:认清自己对自己说的话。回想你处于非常难过的时刻,曾对自己说过的话──那些话当中可能包含了一些如影像般的幻想;而即使你说了很多,可能来来去去只是两三种想法而已;又或者你没说什么,其实心底已经倾向某些看法,所以没对自己说出来。认清自己对自己说过的话,当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时,就可以倍加留心自己的反应。
第五步:分析自己对自己说的话。留意说话中有没有犯上下面这些“思考毛病”:
1、一概而论。以为一件事如此,别的事也是如此。而其实人生并没有这么简单。
2、黑就黑、白就白。这是极端的想法,真实世界是充满各种灰色地带的!
3、先入为主。例如以为人人都不喜欢自己,却没有真凭实据,就此下了定论。
4、将事情推向极端。只注视发生问题的地方──你的错误、你的失败、你的问题……然后将它们不合比例地放大,误导自己。有些人将自己的成功及美好的一面无限放大,同样是不适当地扭曲了世界。
5、想到最坏处。凡事都以为最坏情况会发生,现实上这是不大可能的。
6、都是自己的问题。假如你以为全宇宙的事也关你事,请告诉我们如何管治这宇宙;假如你以为人人都察觉到你的小错误,请看看别人都在烦着自己的事。
或许在我们身边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乐观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只要我们内心足够强大,
任何病魔是无法入侵的!
最后,
希望大家且行且珍惜。
本期编辑:刘凤
运营指导:伦艺菲
来源:网络
运营团队:ME视野网络文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