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1/3的人有睡眠障碍
人的一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世界卫生组织将“睡得香”定位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之一。
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调查也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高达38.2%,造成失眠的原因包括环境、躯体、精神、情绪等。
因为睡眠是最容易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功能之一,目前已明确属于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多达八十余种,其中忧郁症和焦虑最为突出。
近年来因为失眠导致抑郁的人很多,因此而导致的自杀也时有发生,去年曾出现的多起媒体人自杀事件就是例证。
在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今年中国的主题确定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以提醒全体公民充分认识到睡眠障碍对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获得健康心理与良好睡眠的科学知识。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表示,睡得好是生命健康的标志,睡眠障碍对精神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健康的心理离不开良好的睡眠。
我国约50%的人存在睡眠障碍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资料显示,患有睡眠障碍的人不仅白天疲倦、嗜睡、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下降,而且会引起烦躁、焦虑、易怒、抑郁,严重的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影响与同事的关系和家庭关系。
睡眠障碍既是精神心理障碍的重要诱因,又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症状。
据估计,我国约50%的人存在睡眠障碍,但就诊率仅为13%左右。
近年来,焦虑性失眠呈上升趋势,患者多为中年人和学生,多因工作、功课压力产生焦虑。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也表示,中国睡眠疾病患病率很高,第一位就是失眠。
而在有过失眠体验的人群中,达到慢性失眠的占到百分之十几。
有几个指标可以判定自己是否失眠
1.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没有睡着;
2.半夜老醒,醒来的次数超过两三回;
3.天还没亮就醒了;
4.夜夜做噩梦,噩梦的情节如同电视连续剧一样。
如果出现了上述失眠症状,且连续两周以上且有头晕胀痛、心慌心烦等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时,就应及时求诊。
影响睡眠的因素长期失眠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
躯体疾病、心理问题、生活习惯、睡眠环境以及寝具都是影响睡眠的因素。
其中心理问题是造成睡眠问题的主要因素,占到50%。
焦躁、低落或兴奋的情绪都是造成失眠的原因之一,这些情绪可能会来自多方面,例如家庭纠纷、感情破裂、失业、学习压力过大等,尤其是对于一些心理素质不是特别好的人。
有调查结果显示,失眠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比非失眠患者高3~4倍;并且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都伴有失眠,而失眠还会导致抑郁症迁延不愈,降低生活质量和增加自杀的概率。
女性更易受失眠困扰?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性别差异导致女性睡眠不同于男性,她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入睡,睡眠可能更容易被剥夺,失眠的风险更高。
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调查显示,全美约万人失眠,其中女性更为严重,2/3的女性睡不好。
《中国睡眠质量白皮书》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女性受访者中,仅54.1%能在30分钟内入睡;而在男性受访者中,能在30分钟之内入睡的达到六成(60.2%),比女性高出6.1个百分点。
女性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荷尔蒙和生理学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睡眠健康,导致特定性别的睡眠障碍产生,在月经期、怀孕或哺乳期、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的正常睡眠会受到荷尔蒙的影响,会导致在这些时期发生睡眠紊乱。
而抑郁、疼痛和压力都会导致睡眠障碍,女性面临这三种情况的风险比男性更高。
心理问题对女性睡眠健康的影响更为严重。女性连续失眠对身体的危害甚大,会造成白天精力不足,降低工作效率,晚上恐惧睡眠,形成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还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问题。而这些健康问题又会反作用于睡眠,使连续失眠更加难愈,甚至诱发心理疾病。
在中年女性失眠临床病例中发现,由精神情志因素而诱发的中年女性失眠症患者,占失眠发病总数的70%以上。
专家分析,心情不如意如离异、丧失亲人、地域差异、生活环境的改变等,进而出现失眠,困扰了女性的生活,导致严重的失眠疾病。
许多人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特别是一些女性,由于天生弱性体质,喜欢在睡觉前考虑生活中出现的诸多困难。
在心理方面,5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往往肩负着家庭、事业的双重责任,经常碰到情感、经济、工作、子女等诸多因素的烦扰,难免因心理压力繁重而导致失眠。
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调查还显示,近30%的女性常吃安眠药。去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将女性的安眠药安必恩(Ambien)用量减少了一半。
这种剂量上的变化,是基于这一发现:女性代谢相同剂量的药物能力比男性低50%,女性血液中较高剂量的安必恩导致女性比男性存在更多的过度嗜睡行为。
作为失眠高发人群的女性也往往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失眠只是小问题,无需治疗,或自行选择服用安眠药辅助入睡。
对此,中国睡眠研究会专家表示,有慢性失眠的人,因为害怕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需要用点安眠药,这种方法是对的。
但失眠是由很多主观原因造成的,比如焦虑和抑郁,还有长时间处于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属于“高压”失眠的人光吃安眠药就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先把焦虑和抑郁治好。
专家指出,当你遇到失眠困扰时,不光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要留意是不是存在应该及时调节和疏导的心理问题。
偶尔失眠可自行调节,长期失眠则应求助于医生,失眠需药物与心理治疗并举。
定期运动不但有利于缓解压力、增强体质,还可以延长深度睡眠时间。而想拥有安稳的睡眠,放松心情,保持内心安宁平和至为关键。
改善睡眠应从改善我们的心理开始,每日应有规律及充满活力的生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要处理好担心、焦虑情绪,带着一份平和的心境更易入睡。
本文转载自百度健康头条
10月
香港修身堂将携手
世界杰出华人、杰出物理学家
世界第一位利用量子改善睡眠
袁重华教授
让身在东莞的你
远离世界第一大痛苦——失眠!
详询:--
白癜风医院电话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