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究竟是洁癖,还是疾病

时间:2016-11-26 16:47:03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上海心理咨询《TA究竟是洁癖,还是疾病?》

有个女孩,刚谈恋爱时到婆家,把整套屋子都收拾了一遍,大家都很高兴,觉得这个准媳妇真是勤快。结婚后,才发现,她每天都必须反复地收拾屋子,令所有人苦恼不堪。

显然,她并非简单的“喜欢干净”、“洁癖”,而是患上了“强迫症”(英文简称OCD),是一种心理疾病。她反复清洁的动作,是在认为“屋子总是很脏、令人无法忍受”的强迫思维下,做出的强迫行为,严重影响到她自己的生活、工作安排,也严重影响了与他人的关系。

◆◆◆

强迫症一般有三大主题,第一就是“清洁”,十分常见。另外有“对称”主题,导致反复将物品摆放整齐对称之类的行为。以及反复出现不该出现的想法(有关性交、杀人等),令个体感到痛苦。

可见,将有关“清洁”主题的强迫症与一般意义上的“洁癖”区分开,关键在于:强迫症个体既有强迫性思维——比如“觉得脏”,又有强迫性行为——“反复清洁”,以减轻“觉得脏”的感受,直至造成临床意义的痛苦,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强迫症患者甚至可能在“清洁”主题纠缠下,一直洗手,直至皮肉破裂,露出白骨。(听起来似乎很可怕吧!)

◆◆◆

某公司职员,讨厌别人对着他说话,因为怕被口水喷到,不干净;不愿坐别人坐过的椅子,怕被细菌感染;不愿进人多的房间,怕吸入别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同事们都不知该怎么与他打交道,而他自己也感到十分痛苦。可是如果他不回避与人的对话、交往,内心又有深深的焦虑——天哪,那么多细菌病毒,该怎么忍受?

明知不符合现实情况,却无法释然。他是强迫症还是焦虑症呢?

显然,他更可能是强迫症。在美国出版的《精神障碍与诊断手册(第五版)》(英文简称DSM-5)中,将“强迫及相关障碍”从“焦虑及相关障碍”中独立出来,这是由于强迫症个案广泛存在,情况严重,诊断上具有单独的特性。

“强迫症”与“焦虑”有关,正由于个体有强迫思维,明知不合逻辑,却仍十分不安且焦虑,导致其采取强迫行为,试图缓解焦虑,然而后继却引起更强烈的痛苦。同时,“强迫症”又不同于“焦虑症”。比如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对生活、工作中许多方面都存在担心,患得患失,提心吊胆,非常痛苦,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正常生存,但他们不像强迫症那样有固定主题的强迫思维,并采取强迫行为去试图抵消。

“强迫症”也可与其他精神疾病区分开。若某人除了强迫思维和行为,还有其他精神病性妄想,那就有可能诊断为妄想障碍。而也有一些人只是有强迫性人格障碍或人格特质(英文简称OCPD),他们更希望一切都符合规则,通常不表现出强迫行为。另外,还有一些人存在不同的怪癖,诸如性欲倒错障碍等,其表现都不同于强迫行为。

◆◆◆

强迫症或强迫症样症状,带来的不仅是人际关系的问题,更是患者的显著痛苦。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

1首先,建议个体去精神科就诊,必要时需要用药,缓解症状。2其次,还可求助于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治疗,帮助其放松,降低焦虑。若是以“清洁”为主题的强迫症患者担心与心理咨询师面对面说话,感染细菌,可选择通过电话咨询。3最后,个体应考虑到目前状况对生活、工作的影响,进行调整,获得资源与帮助。假如个体怕感染细菌,工作却又是接触人的,而他又不一定能获得独立办公室,也不能保证走过的人不打喷嚏,那就不得不考虑暂时转换工作内容,等到强迫症状减轻后再另做打算。

相信一旦走出强迫的笼子,外面的世界依旧值得我们去拥抱!

本文转自V心理

注: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190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