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解答心理诊断技能与心理测验技能考

时间:2016-12-12 13:58:15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心理诊断技能与心理测验技能考题分析: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某机关处级干部。案例介绍:求助者10年前离异。两年前,经人介绍,求助者与现在的妻子相识,并于一年前结婚。半年前,考虑到求助者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求助者便将一直生活在父母家的女儿接过来与自己同住。求助者没想到,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与现在的妻子根本无法和平相处,两人经常发生争执。求助者曾多次做双方工作,但没有任何效果,家庭矛盾不断升级。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想到家事就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工作时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错。朋友担心他一直这样消沉下去,劝说他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好强,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好,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单选题:该求助者的症状持续时间是()。

A.两个多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答案:A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病程的掌握情况。病程指从不适症状出现到来访的时间。一般将不到三月称为短程,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一年以上为长程。

本题中,求助者不适症状从求助者半年前考虑到求助者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便将一直生活在父母家的女儿接过来与自己同住开始,此后,女儿与妻子根本无法和平相处,两人经常发生争执,导致近两个多月来求助者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所以应该是两个多月。

多选题:该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属于()。

A.心理正常

B.心理异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答案:AD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的掌握情况。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而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结合本案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求助者将离异前的女儿接来与自己和现在妻子同住所致,因女儿与妻子无法和平相处,导致求助者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持续时间为两个多月,社会功能受损(“家庭矛盾不断升级……工作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现差错”),且心理问题有泛化的趋势(“……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故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严重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心理不正常是指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及其他各类精神障碍。而心理正常又可以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有三种类型:(1)一般心理问题;(2)严重心理问题;(3)部分疑似神经症的心理问题。

因此属于心理正常但不健康的范畴。

单选题: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躯体疾病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的掌握情况。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而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结合本案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求助者将离异前的女儿接来与自己和现在妻子同住所致,因女儿与妻子无法和平相处,导致求助者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持续时间为两个多月,社会功能受损(“工作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现差错”),且心理问题有泛化的趋势(“……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故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严重心理问题。由于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冲突由现实因素引发,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因此,属于心理冲突的常形,不属于神经症性问题。由于案例中并无该求助者既往病史的报告,故可以排除躯体性疾病,且该求助者有求治愿望,自知力完整,故亦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单选题:在本案例中,恰当的咨询目标是()。

A.家庭和睦

B.提高工作效率

C.改善情绪

D.改善饮食睡眠情况

答案:C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有效咨询目标概念的掌握情况。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多层次统一的。在确立咨询目标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将近期咨询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中女儿和妻子不和所致。其心理问题的特点是出现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等情绪和行为症状,且社会功能受损(“工作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现差错”),心理问题有泛化的趋势(“……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故针对该求助者近期的首要改善负性情绪。

多选题: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A.行为异常

B.人格障碍

C.负性情绪

D.社会功能受损

答案:CD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掌握情况。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列出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而后收集各类与临床表现相关的资料,通过对比和分析以确定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中女儿和妻子不和所致。其心理问题的特点是出现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等情绪和行为症状,且社会功能受损(“工作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现差错”),心理问题有泛化的趋势(“……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但求助者并没有出现行为异常或人格障碍等问题。

多选题: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A.16PF

B.SAS

C.EPQ

D.SCL-90

答案:ABCD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的掌握情况。咨询师应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案例中该求助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紧张而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并伴有躯体上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食欲下降、失眠).同时社会功能中度重度受损。选项A的16PF是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Sixteen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naire.16PF)的简称,是由美国卡特尔(R.B.Cattell)教授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用于测量人格的特质,并提出用16种根源特质刻画人格特征。选项C的EPQ问卷是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的缩写,是由英国艾森克(H.G.Evsenck)教授和其夫人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的,用于测量人格的结构,并将其划分为内外倾(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cism)三个基本维度。90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SDS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SAS用于评定病人焦虑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咨询师可以通过使用SCL-90来评定求助者在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得分,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及其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在本案例中,由于,求助者出现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等情绪和行为症状,可以使用SCL-90初步评定求助者出现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可以使用SAS或SDS对求助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进行评定。此外,为了进一步评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与求助者的人格有关,可以施测人格问卷:EPQ和16PF。

我是你无助时候的孔明灯,我是你迷途时候的信号塔,我是正义的化身,我是无穷的正能量,我是金博瑞心理咨询师学习委员,扫码添加我,一个集性感和感性于一身的中二小青年儿。

往期文章推荐:

回复“1”获得《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应试技巧》

回复“2”获得《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考试用书是什么》

回复“3”获得《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型分析及技巧》

回复“4”获得《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

回复“5”获得《心理咨询师就业前景分析》









































北京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409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