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为什么抑郁症就诊

时间:2016-12-26 4:11:21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来源:新京报

记者:赵力吴振鹏

专家简介

王刚男,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抑郁症协作组秘书长,全国双相障碍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焦虑抑郁障碍工作委员会副组长。京医会理事。

擅长治疗:抑郁障碍、双相障碍。

他是中国最了解抑郁症的人之一,在他看来,抑郁症不能像感冒一样被轻描淡写,但也并非无法治愈。

而在抑郁症防治路上,公众的误解和对疾病知识的匮乏是最不应该存在的阻力。

得了一个心脏病、医院医治,那为什么精神障碍,是真不知道还是回避呢?

他还记得一位同行带着家人来问诊,确诊抑郁症后,这位同行大哭起来。其实,病人早该被带来就医。

近日,王刚就抑郁症科普、治疗现状、防治康复体系等方面,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

记者:关于抑郁症的比喻很多,有人把它比作精神上的感冒,你怎么看?

王刚:这个比喻很不恰当,抑郁症不传染,把它理解成感冒,好像是轻描淡写的就过去了,绝不是这样。从疾病负担来讲,抑郁症导致的疾病负担比感冒大太多了。它不是单纯的情绪、心理问题,它确是一种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

记者:你怎么定义抑郁症?

王刚:它是一种显著而持久的精神障碍,可以理解为情绪障碍的一种,大多数会间歇性发作,一阵好一阵坏。

抑郁症患者当中,有15%到50%的人一生就一次,而50%到85%的人,一生中会不止一次发作。

从症状上来说,也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问题,工作、生活、学习这些都会受影响,自杀率也比较高。

记者:比如有人因为失恋,一个月甚至半年的情绪都不好,这算抑郁症吗?

王刚:不管是什么原因,可以是失恋了,或者亲人去世等等,只要满足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病程等标准,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

当然,绝不是说上网查一查标准,一条条对照,就能给自己下诊断。网上的描述跟你的理解有很大的出入。而且抑郁情绪不等同于抑郁症,这是两回事。

记者:医院会得到一个“抑郁状态”的初步诊断,“抑郁状态”该如何理解,是抑郁症吗?

王刚:不是。这属于状态诊断,和疾病诊断是两回事,抑郁状态可以鉴于很多精神障碍,比如分裂症的病人也可能有抑郁状态。

这是医生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作出的判断,可以说是一个临时性的诊断,就好比一个横断面。疾病诊断需要一段时间的纵向、横向信息比较。

医院需要设置心理科或是精神科门诊,医生也需要有一些对精神科疾病的诊治和筛查能力,而全国仅有两万多名精神科医生,数量不足。

抑郁症患病比率约为6%

记者:公开数据称我国抑郁症倾向的人至少有万,你怎么看待这个数据?

王刚:我听到的各种数字也很多,有万的,也有万的,有些甚至是国外发布的,但都没有经过严谨的统计调查数据。

截至目前,一直没有全国范围内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科技部刚刚完成了一个十二五项目,数据还没有最终发布。

所以我们在谈抑郁症谈精神障碍的时候,一些基础性的数据我们都没有,这不应该。

记者:你曾公开提到抑郁症在中国的患病比率约为6%。

王刚:按照6%去算应该差不多,这个数据已经靠谱点了。但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这个患病比率当中排除了少年儿童。

记者:医院这几年抑郁症患者人数有明显增加吗?

王刚:当然有,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抑郁症治疗中心,现在有三个病区,将近张床。年成立时,70%的门诊和住院病人都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9年,抑郁、双向情绪障碍的患者比例已经达到50%左右。

医院统计更多的是人次,去年总人次在40多万,抑郁症大概在15万人次左右。每年总门诊量以百分之十几、二十的速度往上涨。

记者:抑郁症治疗中心,医生每天的接诊量大概多少?

王刚:抑郁症病人太多,单纯靠抑郁症中心的门诊看不过来,其他医生也看。

抑郁症中心为了保证诊疗质量,适当地限号,每个门诊半天大概20多人,一共两个门诊,全天能看多个号。

床位使用率都比较高,基本上都过%,有时候还得加床,有时候抑郁症患者在急诊留观,但病房满了就转不进去,在那里待好多天的情况也有。

意识到抑郁问题应先就医

记者:如果一个人怀疑自己可能有抑郁的问题,他应该向谁求助?

王刚:一定是找医生,一些意识到有问题的人能不能找到精神科医生诊断,是一个特别大的阻碍。

病人的心理很奇怪,除了觉得看精神科有病耻感,医院查不出什么病来,医院查处一堆病来,这实际上是恐惧。

记者:北大六院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诊途径做过一个调查,北京地区有90%医院看过,而从意识到医院的治疗要花半年的时间。你怎么看这些数据?

王刚:医院诊疗,病人往往会有病耻感。相当多的医院,可能心里好受点,但是最后可能发现还要到这里来。

至于半年后才来,我觉得抑郁症绝对不止半年。抑郁症很少像精神分裂症那样急性发作,延迟就诊的时间也就越长。一些患医院之前,已经在心理咨询机构和中医门诊等地治疗了很长时间。

记者:你如何看待抑郁症的康复体系?

王刚:目前医院,医院多是解决急重疑难病,抑郁症有一个完整的治疗周期,首次发作的治疗周期一年左右,多次发作的治疗周期要两三年,医院住两三年。

医院40%至50%的病人来自外地,医院负责急性期治疗,医院完成巩固期、维持期的治疗最理想不过。

此外,患者如何恢复社会功能,如何避免复发。低一级的、医院能做这些东西。这样我们能构建起一个对抑郁症全病程康复、治疗的体系。目前还没有完全搭建好这样一个体系。

电疗不是电击,孕妇也能用

记者:医院对抑郁症是如何治疗的?

王刚:我们会有一些综合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是基础,还会有心理治疗,药物和心理的这种结合是最常见、最确切的综合治疗手段。

还有第三类治疗:物理治疗,就是运用一些物理学的治疗手段,比如说电疗,很多公众以为就是电击,这是一个误解。现在改良后的电疗,是在麻醉状态下实施,没有任何感觉,就是睡一觉。

记者:电疗有副作用吗?公众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电影情节里。

王刚:电疗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如注意力、记忆力有短时间的影响,平均两三个月后大多数患者的副作用会完全消失。它对两类精神状态十分有效,一类是极度的兴奋,攻击、冲动等,另外一种是极度的抑制,像抑郁症、情绪低落,特别是自杀观念的消除。

甚至在国外,它是孕妇治疗的首选,副作用比药物还小。

记者:还有其他的治疗手段吗?

王刚:还有运动治疗,但是开展不多。根据国外的文献,它对治疗的贡献率可以到20%。

记者:据你了解,在一些二三医院是怎么治疗的?

王刚:基本上是药物治疗,涉及的心理治疗会更少。

抑郁症还做不到精准治疗

记者:我们接触过一个杭州的患者家属,他说抑郁症很多时候是家属和医生一起试错,药的种类和剂量都是试出来的。你怎么看?

王刚: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药物的选择、剂量、不同药物之间的组合和搭配,这也是要靠医生的水平来体现的。目前还做不到精准的治疗,这也是大多数学科的一个共性问题。

记者:精神卫生法要求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专科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这部分人从哪里来?

王刚:医院的心理治疗师,既有医学背景也有心理学背景,他们有精神科医师资格,这样他既了解药物的使用,又了解心理治疗的方法,才能针对疾病展开心理治疗。

在医疗机构里,我们







































白癜风哪治得好
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488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