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Psych环境因素决定精神

时间:2017-5-27 20:36:51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最初的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个部分。近年来,人们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遗传学病因开展了很多的研究,包括全基因组研究,如最近发表的大型精神分裂症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个基因位点。但仅遗传难以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如双生子研究发现同病率为50%。环境因素在其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近期发表在TheLancetPsychiatry上的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实验医学研究所临床神经科学(ClinicalNeuroscience,MaxPlanckInstituteofExperimentalMedicine,G?ttingen,Germany)的研究人员根据哥廷根精神分裂症研究协会数据库(G?ttingenResearchAssociationforSchizophrenia,GRAS)中的数据,就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得出的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发病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社会经济学效益。

由于众所周知的男性和女性在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症状群、易感性、对环境因素的暴露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研究人员收集了例男性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患者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数据以及详细的临床表型资料。并就近期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发现的精神分裂症等位基因和环境危险因素(如围产期脑损害、使用大麻、神经系统创伤、精神创伤、城市化、迁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各因素单独的影响和环境累加效应,评估的指标包括发病年龄(第一次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年龄)、出现前驱症状的年龄、症状表现和社会经济学指标。

研究结果发现,围产期并发症、神经系统损伤、大麻的使用与前驱期症状及发病年龄提前出现有关,而精神创伤、城市化和迁移并未发现相关。特别是,大麻的使用与前驱期症状提前出现高度相关。而起病年龄,一向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命运、以及疾病造成的社会经济学损失。

另外,研究也发现,有围产期并发症病史、发病前使用大麻者住院率更高。有神经系统损伤、城市化和使用大麻与高失业率相关。精神创伤史(如丧亲、躯体和性虐待)、使用大麻和迁移与低受教育程度相关。而之前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危险因素的出生季节、父亲生育年龄并未发现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指标相关。

同时,研究发现频繁的环境危险因素的累加效应是早发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中将受试者分为无环境危险因素暴露组和有一到四种甚至更多危险因素暴露组,结果发现两组的发病年龄(p=1*10-10)、受教育程度(p=2.3*10-8)、失业率(p=0.)、住精神病院次数(p=0.)存在显著的差异。环境危险因素越多,预后越差。与无或一种环境危险因素者相比,有四种或以上环境危险因素者平均提前8年出现前驱期症状。

相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的危险因素并未发现与疾病表型相关。也未发现目前已知的精神分裂症微效基因风险评分与个体的环境危险因素暴露程度存在相关。

研究结果与现在公认的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占有更大比重是矛盾的。遗传?环境?哪一个更重要?也许现在还难以做出定论。但至少这项研究提示我们,重视环境因素,对可能的环境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对预防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作用。

医脉通编译

一、弗洛伊德网介绍

弗洛伊德网(







































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中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704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