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孩子是多动症还是感统失调的症状

时间:2017-6-14 18:55:26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术语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吸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保持身体的平衡。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大脑的学习有赖于身体感觉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发挥其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由于大脑、身体及感觉器官的神经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所以需要统合,如果这一能力不足,就会造成大脑、身体及感觉器官的学习混乱,产生感觉统合失常的现象。这种学习在婴幼儿期几乎已经打下了80%的基础。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都市化生活使活动空间的减少,户外活动减少,独生子女群体生活的不足等等)使婴幼儿期的感觉学习明显不足,尤其是触觉、前庭平衡觉及运动觉的学习。因此感觉统合失常的儿童越来越多。感觉统合失败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捆扰着老师和家长。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高智商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

1、症状标准:与同龄的大多数儿童相比下列症状更常见,需具备下列行为中的八条。(1)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动。(年长儿或少年仅限于主观感到坐位不安)(2)要其静坐时难以安静坐。(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4)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5)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6)难于按别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务事。(7)在作业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换另一件事。(9)难以安静地玩。(10)经常话多。(11)常打断或干扰扰乱别人的活动,如干扰其他儿童的游戏。(12)别人和他/她说话时常常听非听。(13)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铅笔,书和作业本)。(14)常常参与对身体有危险的活动而不考虑可能导致的后果(不是为了寻求刺激)。2、病程标准:通常于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3、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付反应等引起。4、严重程度分类:(1)轻度:症状符合或稍微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仅有微小的或没有学校和社会功能的损害。(2)中等:症状和损害在轻度和重度之间。(3)重度: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很多,有明显广泛的学校、家庭和伙伴关系的社会功能的损害。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727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