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是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口服和鼻饲两种途径。精神障碍患者因精神症状经常会有拒食现象,为保证患者营养及水的摄入,保证其他治疗的正常进行,临床常选择经鼻插管予以营养支持。
1、鼻饲肠内营养在精神科的适用范围:患者拒食或因其他原因不能主动进食者预计超过(5~7)天,并且患者胃肠道解剖及功能允许,均可选择经鼻胃管营养。
2、操作技巧
(1)操作前,做好评估和心理疏导,向患者说明操作过程及插管的必要性,特别是违拗、因精神症状丰富不愿意配合操作的患者,一定要做好交代,必要时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
(2)操作时,事先评估胃管插入长度,将用物有序地放在操作车上,铺巾、清洁一侧鼻腔,当插管到鼻咽部会遇到阻力,指导患者将下颌贴近胸部,当胃管到达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并继续向前插入直到管子达到预先标记的刻度。插管同时要观察患者的颜面部表现,如果患者出现青紫、呼吸困难等情况,需要立即将胃管拔出。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插管动作一定要迅速,避免因患者不配合而导致插管失败。
(3)胃管位置的判断:抽吸胃液法;推注空气听诊气过水声、将胃管外露端放入水中观察有无气泡。
(4)胃管固定:为避免患者拒绝治疗而拔管,需要做好患者教育及心理护理,告知患者保留胃管的必要性,并将管子妥善地固定在头部的一侧,不要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5)每次鼻饲或经鼻胃管给药时,均要通过至少两种方法确定胃管的位置,避免误操作。
3、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1)患者不配合治疗,自行拔管:尽快控制精神症状、做好健康宣教及定时巡视,保证患者24小时在护士视线范围内。如果拔管,根据情况再次操作。
(2)鼻咽部不适、疼痛:尽量选择细口径的胃管,或调整胃管至另一侧鼻腔
(3)导管堵塞:每次鼻饲前后均需要彻底冲洗管道、药物尽量研磨细并与食物分开鼻饲。
(4)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注意鼻饲液的温度、输注的速度,是否被细菌污染,是否药物不良反应等,并予以相应的处置。
(5)反流和误吸:鼻饲时患者最好坐位或者30~45°卧位,鼻饲后至少30min后平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