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蒋喻君
单位
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
来源
精神科护理
要说起精神科护士听到最多的问题,能荣登TOP10榜首的一定是它:护士,我什么时候能出院啊?紧跟着便是那句:我没有病的。
据相关研究表明,有90.78%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急性期是缺乏自知力的,也就是不承认自己有病,这是精神科病人的特点。既然不承认有病,那就当然不需要住院治疗咯,这逻辑也顺理成章,那么作为精神科护士的你,一般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回答A:这个啊,你要问医生。
这是一种典型的责任转移法。倒也不能说护士错,因为出院的确护士说了不算,万一我说个时间,到时患者没出院,那岂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但是问题来了,这个回答让你把责任撇清的同时,也失去了患者的信任,时间一长,患者就会有“你护士啥也不知道,我问也白问”的心理,以后也就再也不会有病人问你问题了,那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低,甚至可能给后续的某些护理工作增加难度。
回答B:这个啊,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有些患者住院时间长达几年,有些几天就出院的也有,不能一概而论,你现在啊,还是得安心治疗,等你家人来了,让他们去问医生。
比起回答A,回答B算是多加了一些解释与安抚,这个护士要是态度再好点儿,估计这个答案能让大多数人觉得满意。护士话说得没错,但实则什么也没说,将各种可能性告诉你,但你属于哪一种,我不知道。和第一种回答,没有本质区别。患者听完,往往会反复告诉你,他没病,是被冤枉的。等过一阵子,他还会再来问相同的问题,到时如果你还是这么一个套路,答案显然无法让他满意。
那么,究竟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其实,你如果去问病人的床位医生,可能连他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原因很简单,如果以教科书或临床标准而言,一疗程为三个月,或者临床路径规定住院周期56天。但假如患者到时病没好,那无疑要延长住院时间,如果虽然病没好,但家属强烈要求让患者出院,则可能缩短原定的住院时间。
因此,重点来了,“时间”根本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于处理患者当下的情绪,去体会患者当时提问的心情与感受,了解他内心真实的声音。
护士可以通过提问来证实你的猜测:看得出来,你不太想继续住院了是吗?是什么原因呢?能不能和我具体说一说?---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同时给他宣泄情感的机会。
假如患者一口咬定,自己是被冤枉的,莫名其妙送进来的,坚称自己没病,那这时护士可以说:是吗?那么当初,家人是以什么理由送你入院的呢?---引导患者叙述,发现其描述过程中隐藏的逻辑矛盾与病态观念,可以温和地指出其自相矛盾处,引发患者思考。或者另一种可能,患者的叙述与事实不符,但具备逻辑性,那么他可能是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其特点是妄想观念系统而富有逻辑性,那么,这样的患者,护士要体会患者的处境,可以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与理解。这样做,暂时可以稳定患者情绪,使他感受到被接纳,有人真正明白他,因此也能安心住院。
此外,引发患者住院不安心的因素除了患者自身以外,封闭式的陌生住院环境,集体病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管理,家人无法陪护,都是患者无法适应的原因。护士可以将这些住院的局限性说在患者前面,让患者感觉,我还没有说出口的话,你都已经知道了,你真是善解人意,从而对护士留下好印象,也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和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每种疾病的患者都有其共性,但是精神科的特殊性在于个体差异性很大,尝试去理解每一个患者问题背后的画外音,深层次的去了解患者需要什么,而针对他们的需求我们能做什么,又应该如何做,时刻把这些问题放在心上,才是解决患者问题的核心力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参考,如若有侵权,请提供原件告知小编朕本纯良(zhenbenchunliang)删除,谢谢!
精神科护士学习交流平台
精神科护理(jskhl)
欢迎投稿:
qq.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时间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