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管家科普认识儿童癔症性眼病9岁

时间:2018-4-2 10:36:40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人们通常用“一夜白头”来形容突然而至的巨大心理压力。其实,心理压力过大还会引起眼睛突然失明。

  近日,一名9岁男孩,被诊断为“癔症性弱视”,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眼睛突然失明。

眼睛突然失明

  男孩名叫小希,就读于鄞州区某小学,期末考试前,学业压力随之增多。

  一个星期前,小希像往常一样,正在教室里面听写单词。突然间,他感觉眼前一片黑暗,看不见东西。“当我听到孩子说自己看不见的时候,吓死了。”

妈妈郑医院看病。一周内,医院,不过,检查结果显示眼睛的各项指标一切都正常。

  “当时,小希是扶着他妈妈的手走进我的诊室,从走路姿态看是正常的。”医师介绍说,检查后果然排除了球后视神经炎等其他器质性疾病。

  小希的电脑验光度数很不稳定,高值达到度,低值又达到度,裸眼视力右眼0.06,左眼0.08。

  最终,小希被诊断为“癔症性弱视”,被认为是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

  医生给小希佩戴上了一副平光镜,他的视力就从0.01恢复到了1.0。

心理压力过大

  儿童癔症性眼病是一种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癔症性视力障碍即癔症性弱视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主要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眼科常规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视网膜和视路功能正常。在和小希的聊天中,医生了解到他的成绩在班里不算太好,但是为了这次期末考试能取得好成绩,他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之前也有类似的病例。12岁男孩小健老家在安徽,有一天早上醒来后,跟奶奶说自己突然“看不见了”。

经过检查找到了“失明”的原因,原来小健常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在宁波打工几年才回家一次,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上学习压力大。

最后,通过心理疏导,小健的视力才得以恢复。

  通过这两个病例,小编也提醒广大家长:

  现如今孩子通常都是独生子女,而父母又忙与工作,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此类癔症性弱视的患儿,首先需要家长配合医生从“心”开始。孩子的失明不是装出来的,所以家长不要责怪孩子。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波及到了孩子们身上,无疑给广大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各种心理疾病日趋增多,并向低龄化发展,表现形式也各种各样,因学习压力紧张、自尊心受到挫折、父母对孩子态度生硬、同学之间的纠纷等,均可导致癔症性弱视的发生。

眼管家呼吁:

  社会、学校和家庭切实   作为家长的你,怎么看待这问题!

目前+人已







































白巅风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969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