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如何对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的学员

时间:2018-6-25 22:41:10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内容摘要:近年来,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逐步替代鸦片、海洛因成为很多吸毒者追逐的“对象”,这些所谓的新型毒品由于通过人工化学合成,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极易导致精神病障碍,目前强戒场所收容的学员当中就有一部分人由于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给场所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本文主要阐述新型毒品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而浅略谈谈对场所吸食新型毒品精神障碍学员的管理教育。

主题词:强戒场所新型毒品精神障碍管理教育

近年来,明显嗑药事件时有发生,这让不少初次接触毒品者误以为吸食新型毒品是一件很时髦的事,并追逐模仿。殊不知,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不仅极易成瘾,对人的身体机能造成损伤,更重要的是极易导致精神病障碍,出现冲动、妄想、偏执、幻觉甚至杀人、自杀倾向。

一、新型毒品的概念和分类

新型毒品是相当于海洛因、鸦片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精神药品(毒品)。根据新型毒品的药理学性质,可分为: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色酰乙二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啶和氯胺酮);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Y-羟丁酸等。

二、吸食新型毒品对人体精神的损害

新型毒品精神损害堪比传统毒品。由于新型毒品对于身体的依赖性相对较小,而对精神上的长期影响一般不容易看到,并且要求在超强、超重的重金属音乐刺激下才能有助于药效的发挥。而没有这些外媒作用,不在特定的环境中,短期内吸食者不会有特别想吸的感觉。所以有些人觉得在上瘾和出现精神症状之前都以为新型毒品不容易上瘾,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实际上新、老毒品只是反应快慢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性没有差别。同等剂量的新型毒品甚至比传统毒品毒性和成瘾性更强烈,服用这些毒品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急剧上升、心血管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三、精神障碍的概念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体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本文所描述的精神障碍主要是指由于吸食新型毒品后对人的身体机能造成损伤,更重要的是极易导致精神分裂,出现冲动、妄想、偏执、幻觉甚至自杀倾向。

四、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的机理

苯丙胺类兴奋剂可引起黑质多巴胺神经末梢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区域的5-羟色胺神经末梢的破坏,同时导致永久性尾状核多巴胺的耗竭,导致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和活性的改变。治疗量苯丙胺连续应用几个月,能产生躯体依赖,大剂量使用可引起错觉、幻觉。一般应用苯丙胺类药物几个月可引起精神病,有诱因的病人即使使用治疗量也可引发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相似,以情感生动及视幻觉多见,多为一过性,停药2-3天症状消失。但妄想持续时间可达几周或几个月。也有专家指出不管是单次还是长期使用苯丙胺类物质,均可引起一系列的精神症状,包括病程长短不一的偏执样精神病,持续的焦虑、抑郁或惊恐障碍。摇头丸系苯丙胺类衍生物,属中枢兴奋剂,氯胺酮属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大剂量使用两者均可产生精神症状,但前者以幻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为主,严重者可出现类精神分裂症样的苯丙胺中毒性精神病,后者则表现为各种幻觉体验。鼻吸入氯胺酮后3-15分钟内出现快感(兴奋和愉快为主)、头胀、分离性幻觉(以幻视为主)。根据掌握的临床资料,笔者认为:由于个体差异,此类精神障碍可在长期吸食新型毒品后出现,也可在首次使用后发生。

五、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比例逐年上升

相关数字表明,随着新型毒品案件和吸食新型毒品人数的增加,因新型毒品滥用而造成的精神障碍个案同样逐年增加,轻则兴奋嗨不停,重则精神错乱。

传统毒品是生理依赖,而新型毒品是精神依赖。长期滥用冰毒、K粉、摇头丸、止咳水等新型毒品者,会导致大脑中枢神经递质失调,出现典型的慢性中毒症状,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严重时会出现明显的精神病症状,如出现幻听幻觉、偏执意念和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等,同时伴有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感觉知觉障碍和错觉。使用滥用者常常处于混乱和恐怖之中。在妄想支配下患者有可能采取冲动甚至自杀或杀人等暴力行为。

如俗称为K粉的氯胺酮,吸食者服用后出现意识和感觉的分离。开始时身体瘫软,可一旦接触节奏强劲的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狂劲”一般会持续数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精神错乱、运动功能障碍、抑郁以及怪异和危险的行为,同时导致神经中毒、智力衰退和精神分裂症状。

六、场所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的临床症状和行为表现

长期滥用各类新型毒品极易产生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症状主要以错觉、幻觉、思维障碍(敏感、多疑、偏执)、被害妄想、被跟踪感、被监视感等类精神分裂症状及情感冲动不能自控,兴奋躁动、暴力倾向(自伤、伤人)、睡眠差等行为障碍为主,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行为怪异,不与人交流,焦虑多疑,反应迟钝等特征。

七、场所吸食新型毒品精神障碍的管理教育

(一)、场所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的识别

在收治涉嫌吸食新型毒品的强戒人员时,要认真查看《行政拘留决定书》《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等法律文书,了解被强戒人员吸食毒品的种类,要认真询问办案民警,了解被强戒人员此前行为举止有无异常,特别是有无精神异常表现;要详细询问强戒人员吸毒史,搞清是否存在多种毒品混用;联系强戒人员的家属,详细了解其本人及家庭情况,要仔细观察强戒人员表情、语言、情绪与行为表现,判断是否存在精神障碍及精神障碍的类型与程度。对于精神障碍最容易发现的是情绪障碍(焦虑、烦躁、冲动、易激惹)和行为紊乱,容易被忽略的是情绪低落和思维障碍。

(二)、场所对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的管理

1、对于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戒毒人员应当列为危重人员进行管理,落实好跟踪夹控措施。其所在宿舍内人员安排不能拥挤,病室内应当配置全方位监控和呼叫对讲装置,并使室内人员掌握呼叫对讲装置使用方法。室内布置简洁、干净、床、桌等器物固定,不得存有绳索、尖锐物等危险物品,灯、电器保持足够高度。有条件的场所应配备束缚椅等监护设备。要加强对同室人员的教育,安排强戒学员进行夹控,告知看护常规,自身防护等注意事项,并制定监护守则,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特别是不能对其进行行为攻击或言语性攻击;不要在室内议论他的所作所为;给予适当的照顾、但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2、值班民警应加强对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戒毒人员的管理

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行为异常的吸毒人员入所后,应当经常召开民警分析会,对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戒毒人员进行分析研判,制定管理教育方案。值班民警应当密切注意其语言、行为表现,掌握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安排表现较好的联邦互补小组成员进行夹控,并督促夹控人员及时报告情况。值班民警应严格落实巡查制度,督促强戒学员晚上坐班制度,认真将情况交接给下一班。

3、加强突发事件预案演练

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由于病理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有可能随时随地都会发作,随时都有可能存在暴力或者自杀倾向。因此在强戒场所加强行凶伤人、自伤自残和自杀等突发事件的预案演练非常必要。在演练过程中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注意加强警力配备、医疗救护、攻心谈判等重要环节。

4、加强教育培训和理论研讨工作,切实提高治疗管理能力

强制隔离戒毒所要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和民警学习新型毒品相关知识,邀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落实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组织开展管理、治疗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民警和医务人员工作技能。

(三)、场所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的教育

1、开展心理矫治

对于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的教育应该与普通的强戒学员区别对待,重点开展心理干预。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由于受到毒品的侵害,人体的中枢神经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行为,举止怪异,甚至产生自伤自残或自杀的念头。在他们当中重点开展心理矫治,能够有效地预防障碍人员的违纪行为,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人生观和世界观。强戒场所应重点培养一批心理矫治方面的民警作为心理咨询师,针对一些精神障碍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建立心理咨询档案,主要目的是通过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放松心情,舒缓心理压力。

2、开展社会帮教活动

对于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强戒场所应该适当开展社会帮教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亲人来进行教育感化。亲人的力量是无可估量的,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在特殊的场所接受强制戒毒,由于出于本能他们大多会对场所的管理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发展成不与人交流,性格孤僻,但是他们的亲人却可以相互之间拉近距离,相互信任。我所曾成功举办一次大型的社会帮教活动,其中就包括一名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教育效果明显。

3、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可以舒缓人的精神,可以培养强戒人员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强戒场所应适当组织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人员参加文体活动,尽量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中去,通过参与活动让他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民警应当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对他们有帮助的文体活动,鼓励他们去参与,可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逐步让他们从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来源:司法厅网

长按指纹识别







































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987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