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之了解精神卫生

时间:2018-12-1 15:32:31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

?

?

?

10月10日

精神卫生日

?

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

年9月10日,卫生部印发《关于开展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卫医康发〔〕第79号),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精神卫生年”。

?

?

世界精神卫生日由来

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发起,将“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时间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

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各国政府,卫生部门会向大众宣传精神卫生的科普知识,以唤起人们对精神卫生的重视,改变人们对精神疾病及精神疾病者的歧视与偏见,促进人们积极地追求精神健康,并向精神疾病患者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

世界精神卫生日背景

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据卫生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总数在1亿以上,其中的72.3%不知自己已经患病。重度精神病患者超过万,致残率高达60%,自杀率达30%。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

?

?

?

精神疾病的分类

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72小类近种。10大类为:

?

?

?

?

?

01

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mentaldisorder基于可证实的大脑疾病、脑损伤或其他损害为病因而归于一组的精神障碍。其精神紊乱可以是原发性的,如直接而且选择性地影响大脑的疾病、损伤和损害;也可以是继发性的,如某些全身性疾病和障碍,脑只是多个受损害的器官或系统之一。

02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药物依赖(drugdependence),又称药瘾(drugaddiction),是指对药物强烈的渴求。病人为了谋求服药后的精神效应以及避免断药而产生的痛苦,强制性地长期慢性或周期性地服用。耐药性(tolerance)是指重复使用某种药物,其应用逐渐减低,如欲得到与用药初期的同等效应,必需加大剂量。交叉耐药性,是指某种药物形成的耐药性,在开始用其他药物时出现耐药性而言。吗啡及其他镇静剂、酒精和许多镇痛安眠药之间,可看到这种现象。

03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精神分裂症是本组疾病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精神障碍。分裂型障碍虽具有精神分裂性障碍的许多典型特征,并可能与后者存在遗传_上的联系,但因缺乏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和严重的行为紊乱,故并非总是能够弓

起医疗.上的注意。多数妄想性障碍(尤其在早期)虽然可在临床上很难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但也许与精神分裂症并没有联系。妄想性障碍组成了病因异源性的、人们所知甚少的一个障碍群,方便起见,可根据典型病程将其分为--组持续妄想性障碍及另--组急性和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后者较大,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常见。

04

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心境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改变和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05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神经症是一组有一定人格基础的心理疾病。可表现为多种症状,既包括具有某些特征性的神经症性症状,如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神经衰弱等症状,也包括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躯体症状,如口干、胸闷、心悸、早搏、腹胀、尿急、耳鸣、头晕等,但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无可以解释各种神经症性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器质性原因。

06

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失眠症。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是形成本症的致病心理因素。

07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在二者出现的时间及方式上有所不同,人格障碍是发育过程中的状况,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出现,延续到成年。尽管它可以先行或与其它障碍并存,但并不是继发于其它精神障碍或脑部疾病。相反,人格改变是获得的,通常出现在成年期,在严重的或持久的应激,极度的环境剥夺,严重的精神科障碍或脑部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

08

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精神发育迟滞(MR),也称为智力落后、或精神发育不全,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智力低下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言语、注意、记忆、理解、洞察、抽象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智力低下是诊断的根据。

09

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10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点击空白处了解更多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

?

?

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为数众多,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占比甚少,多数患者缺乏治疗。加之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很多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这使精神疾病患者产生强烈“病耻感",不能顺利融入社会大家庭。很多患者害怕因"精神病"受歧视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

?

?

?

?

世界精神卫生日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精彩青春记告别白癜风行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shl/1024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