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儿童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那么健康的涵义是什么?
10月30日,在“丝绸之路”中国幼教高峰发展新疆论坛上,记者采访了天津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教师、天津市宜童心理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张原平,张原平指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随着人们对儿童精神生活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健康概念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张原平,中国心理干预协会会员,国家劳动部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督导师。年创办天津市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致力于自闭症儿童的专业研究及康复训练工作。现象: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逐年增高"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和发生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有心理问题的幼儿数量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张原平表示,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另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当地名4—6岁幼儿心理健康调查,9.7%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4%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9%的幼儿焦虑、紧张。
"我这里需要提医院的统计数据,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的月门诊量达人次,比十年前增长5倍。”张原平表示,年8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在天津召开,他从大会上了解到,天津市有20%儿童青少年面临压力过大、焦虑、厌学、多动等心理障碍问题,80%孩子没有得到重视与及时干预治疗。
原因:五大领域教学不均衡张原平分析近年来的大量儿童心理案例,他表示,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教学中,有两大领域直接涉及到幼儿心理健康领域---健康和社会两大领域。而这两大领域无论是课程教学、资源配置都相当欠缺。
"这涉及到幼儿园教学重“教”还是重“育”的问题。“张原平表示,幼儿园健康与社会方面的局限体现在,一、健康观念的局限(健康领域偏重于身体健康,把身体的三项指标(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作为幼儿健康的标准。),二、教育观念的影响(偏重幼儿的认知培养,忽略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重视发展较好的正常幼儿教育,忽略了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教育),三、评估标准的片面(重视创设优美、高档的物质环境,忽略了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四、资源的缺乏,人才的短缺,工具的不足。以上四点都是当前幼儿教育中需要家长与教师注意的问题。
探讨:如何及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幼儿的情绪问题并不少见,是心理行为问题中的一大类。主要表现有焦虑、烦躁、恐惧、敏感、抑郁、过度依恋、敌对等。张原平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却未能引起家长与幼儿园太多重视。
最后,张原平分享了一个帮助家长发现孩子心理问题的方法。
"比如淘气,只是行为问题,由外在环境造成,与儿童性格有关;而注意障碍则是内在神经功能失调,是非环境的,这两种行为表现存在跨时间、跨场合的一致性。”张原平表示,这时候家长需要意识到淘气行为可能是因为与家长、老师关系不良所导致的,淘气儿童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可能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只有在得到别人的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