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精神外科rdquo已走

时间:2018-6-22 12:49:27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难治性精神病,即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的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双向情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躁狂症等。如果这些精神疾病的患者超过了18周岁以上、经过了长期系统的药物但效果不佳、病史在3年以上,建议考虑手术治疗。

对难治性精神病的定义,目前公认的有三条,一是过去5年对3种药物剂量和疗程适当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反应不良;二是患者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三是即使有充分的维持治疗或预防治疗,患者仍然复发或恶化。

精神病的难治性体现在无论是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均无法改善患者的症状。由于难治性精神疾病的巨大危害性,神经外科的医生们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寻求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让我们看一下手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历史沿革:

年BURKHARDT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精神外科手术--双侧额叶切开术;

年FULTON和JACOBSEN对两只黑猩猩进行双侧前联合切断试验;

年SPIEGEL和WYCIS首次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手术毁损丘脑治疗精神病获得成功,是微创治疗精神病的开端;

年后随着CT、MRI、PET、DSA、DTI等高清晰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神经解剖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及其高精度立体定向仪的问世,使得脑内神经核团的定位准确性提高,安全性增加,疗效提高,手术并发症减少。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问世。

这些都是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里程碑。中国国家卫生部于年组建精神外科协作组并规范了精神外科的手术方案。

医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在总结无数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新方法——《第五代脑立体定向下精准微创多靶点神经调控》。该方法综合应用高场强磁共振、微电极导向技术、神经导航仪等高新医学仪器、技术,使靶点定位更加精确细化,成为现在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首选。该方法能够对难治性精神产生良好的效果,跟踪数据显示,已经接受该手术治疗的数千例患者中,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的高达95%以上。

什么是《第五代脑立体定向下精准微创多靶点神经调控》

“多靶点”代表多个经典的精神外科手术靶点,即:扣带回、内囊前肢、杏仁核,它们是情绪、情感调节环路中最重要的三个节点,基于亚核团理论、精神病发病机制中的递质调控学说、受体功能亢进学说,以及以往的临床实践,选择性地部分毁损阻断,能有效控制症状;但对于“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多样,我们也会根据患者核心症状,再选择其它相应靶点,补充调控以达到最佳疗效。相对于单靶点的神经调控,具有更高的有效率。

CT+MRI+DTI是《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的核心》利用三种图像技术的融合,能够清晰显示脑部神经纤维走向及分布情况,医生可以精确定位靶点的位置、大小、体积形状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为手术入口、手术路径、靶点位置的精确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真正意义上实现靶点定位精准化、可视化,达到手术精确操作和最大限度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解除患者的疼痛,使其重新回归社会。

手术过程具体分为这几个主要步骤:

1.局麻下给患者安装立体定向头架,采用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扫描,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直接在磁共振影像上分别定出内囊前肢、扣带回、杏仁核等手术靶点;计算出相应的三维坐标值;

2.根据计算出来的头架坐标及进针角度,在局麻下于患者额部做4CM直切口并进行颅骨钻孔,将射频电极送入靶点,通过记录到的不同电阻抗来验证电极位于脑脊液、灰质、白质及靶点部位;

3.施以HZ高频电刺激,观察患者有无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变化及其他不良反应,以进一步确认手术靶点及测试有无副反应。在靶点确认无误后,用射频发生器进行50℃、60秒射频试验,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言语、认知等情况,最后用80℃、60秒射频进行靶点调控。

案例:八年精神病患者住院十余次不及一次手术

42岁的李欣(化名)曾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于一年前在医院(南院)采取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近期我院对李欣回访发现并没有所谓的并发症出现,经过术后康复,各项脑功能正常,已经开始正常人的生活。

李欣于8年前因婚姻与事业的双重失败出现精神症状。为人谦逊温和的她开始亢奋起来,经常对其他人说自己是某国的领袖,且情绪十分不稳定,容易发怒,多次与他人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架。无奈的父母没办法只好带着她四处求医,医院住院十余次,总时间达两年之久。吃了无数药但效果不明显。在年年初,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医院(南院)功能神经科。科室团队进行了多次会诊,分析了李欣的症状及病史,并作了相应全面的检查后,最终确诊患者为“精神分裂症”,并挖掘出更多的手术适应症。即符合“精神外科”手术治疗标准。术后李欣症状明显改善,第5天就可以与家人主动谈心,术后10天接受社会功能检测均无问题,术后15天已经与常人无异,并安排择日出院。近日我院对该患者进行第十次回访,其患者言语谈吐、思维逻辑都很清晰,李欣也表示正在找工作,准备重新开始正常人的生活。

总结概括,精神疾病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手术目的在于:1、消除异常精神症状;2、恢复人的本性;3、重建社会功能;4、回归社会。

编者语:关于精神病的手术治疗,自20世纪40年代末立体定技术向引入“精神外科”。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立体定向技术的升级。医院(南院)功能神经科医疗团队自年至今运用最新一代“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术”成功治疗患者余例。关于手术核心内容请致电张医生咨询。

简介

吴景文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基金、、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96篇,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和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显微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立体定向微创和细胞干预治疗等技术。针对脑和脊髓肿瘤、脑血管病、脑变性疾病、难治性精神障碍及脑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感谢







































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shl/986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