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6/9111985.html
点击蓝字”和我们共度国庆!
年9月27日至29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早期识别与干预研讨班”暨第二届中国精神障碍早期干预珠江论坛(中山站)大会在中山市金钻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山市心理卫生协会、医院、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和华南精神心理早期干预联盟共同举办,主题是:早干预、治未病、葆健康。本次学术会议大咖云集,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受到了医疗参会代表同道的一致认可,还得到了教育心理界的跨行认可和积极参与,参会代表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基层医生和中学心理老师最多,同时华南精神心理早期干预联盟的成员单位均派专家前来参会。大会共进行了8场特邀讲座、5场主题报告和2场专题论坛,从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评估诊断到如何早期干预,从国内外科研到临床教学,甚至网络心理咨询等均有最前沿科学的讲座和最深入实用的探讨。项目负责人医院早期干预科黄彩英主任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杜宝国副院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简短的开幕式后,多位院内外专家作了精彩的讲座。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刘登堂教授讲授《ICD-11与DSM-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讲座指出:a.ICD-11和DSM-5发生了类似变化,均取消了精神分裂症的传统分型,改为六大维度评定: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抑郁心境症状、躁狂心境症状、精神运动性症状和认知症状,同时增加了症状严重程度评估量表:0-3分四级评定法,无法评定为9分,评定时间范围是7天以内。b.维度的提出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的鉴别,同时也更有利于治疗的实施。②首都医科医院王传跃教授讲授《精神病早期的药物治疗》讲座指出:a.精神分裂症的的发生发展可分为5期:前驱期、高危期、首发精神病发作、慢性精神分裂症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其中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贯彻整个发病周期,但阳性症状的出现后疾病才被看见。b.讲座同时指出,对于经历无法解释的功能减退的年轻人,应考虑精神病的可能性。C.精神病前驱期患者的早期干预可以减少精神病转化,大剂量B族维生素可以减轻可以减轻病情缩短患者的精神症状。③医院早期干预科团体吴秋霞主治医师讲授《美国NAVIGATE首发精神病早期干预技术介绍》讲座指出:a.美国NAVIGATE项目为患有与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样障碍相关的首发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b.NAVIGATE项目是一种多学科团队的治疗方法,包括项目负责人、精神科医师、家庭治疗师、个体弹性心理治疗师、个案管理治疗师、职业和教育指导师以及同伴支持者等;c.NAVIGATE项目将知识从研究转化为公共卫生利益的成功典范,能够以人为本和灵活应对为首发精神病患者提供最全面的功能康复训练。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继军教授讲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展》讲座指出:a.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用了近10年时间建立SHARP项目(ShangHaiAtRiskforPsychosis),其队列质量与NAPLS具有可比性,是全球关于精神病风险最大的研究队列之一;b.SHARP项目开发了多款精神病风险预测器——极简临床版\临床认知APP版\脑电版等,预测精神病转化的准确性达74%以上;c.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支持性心理治疗可能会阻止精神病高风险人群的转化;d.精神病发病风险:可识别!可预测!很快,可控!⑤医院精神心理教研室温盛霖教授讲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讲座指出: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要注意两点:a.横向诊断过程(精神科现状检查与精神活动的动态观察)提示器质性:意识障碍、大脑皮质功能障碍(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判断、学习能力)、情感控制能力下降、社会行为/动机退化;b.纵向诊断过程(结合年龄、性别、职业、生活环境、既往人格特征、疾病史、物质/药物滥用史、家族史、起病形式、病程特点等)提示器质性:年龄大起病、急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症状呈波动性、既往有外伤史或相关躯体疾病史。⑥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侯彩兰教授讲授《精神病超高危认知功能和神经影像学研究》讲座指出:a.内源性类攻击性精神病患者在发病前,其白质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b.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病高危个体经历更多的童年创伤、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缺失;C.精神病超高危即存在认知功能损害。⑦医院章杰博士讲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神经免疫学改变与治疗》讲座指出:免疫调节系统的可能是精神病高危人群或早期精神病人群发病的危险因素和判断疗效的指标之一。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调节免疫系统的方法都有助于保持精神病高危人群的心身健康。⑧医院吴勇主任讲授《网络心理咨询的现状分析》讲座指出:a.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网站逐年增多,咨询师资质良莠不齐,第三方平台的心理咨询师数量逐年升高,但实际活跃数量相对较少,网络心理咨询主题以婚恋情感为主;b.网站对咨询师的学历信息呈现不足,对来访者信息要求模糊,知情同意的内容不够充分,保密和安全工作不足。⑨医院余金鸣主任讲授《精神疾病早期康复治疗》讲座指出:医学、社交、教育和职业学业等系统训练,减轻疾病因素所造成的后果,改善其社会功能恢复或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水平,使其获得参加社会生活的平等权利。获得与其年龄、性别、社会与文化因素相适应的正常角色,履行应尽的社会职责。⑩中山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医院蒋廷云副院长讲授《从年焦虑指南看焦虑障碍的治疗》讲座指出:a.年LancetPsychiatry发表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焦虑障碍也成为中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5%-25%,12个月患病3.3%-20.4%;b.焦虑障碍的识别率较低,焦虑障碍治疗不足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c.第二版焦虑障碍防治指南中GAD的重要变化:将“选择CFDA批准适应证的药物”列为药物治疗原则之一。较上一版指南,新增的获CFDA批准治疗GAD的药物包括度洛西汀和坦度罗酮。⑾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赵静波教授教授《青少年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讲座指出:a.中小学生心理危机来源:家庭矛盾最大(33%)、其次是学业压力(26%);b.自杀是比其他各种学校攻击事件的总和还要更为普遍、更为致命的一个问题;c.90%以上自杀死亡者至少患有一种精神障碍,并且约50%的自杀者死前曾看过精神科医师。几乎所有的青少年自杀者都有某种心理疾病;d.绝大多数研究认为抑郁症在自杀者中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约占60%-70%),15%的抑郁症病人最终自杀死亡;e.心理危机的识别、预防和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层面有关机构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家长、学生本人,密切沟通非常重要。⑿医院黄彩英主任讲授《青少年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家庭治疗》讲座指出:a.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以轻微短暂的阳性症状为主要表现,并伴有社会功能受损;b.青少年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7%,共病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比例高,1-3年的转化率约为20%-35%;c.青少年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家庭治疗是必要和有效的,可分四部分:家庭健康教育、社交技能提高训练、解决问题能力和结束或转介。本次会议举办了两个精彩的学术论坛,一个是《华南精神心理早期干预体系构建专家对话》,主持人为杜宝国副院长,论坛成员:王传跃教授、刘登堂教授、蒋廷云教授、曹莉萍教授、黄彩英主任和章杰博士,大家就如何做好精神病高危人群和首发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科研发表了自己宝贵的经验和想法。杜院长总结了论坛讨论:精神心理早期干预工作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功在千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并用董必武一大会址题词鼓励大家:做始也简,将毕也炬!另一个《青少年心理问题早期干预多方论坛》,主医院精神心理科林勇强教授,论坛成员: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赵静波教授、中山市中专王雅心理教师、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朱洪源检察官;医院心理科冯冬梅主任、医院蒋廷云副院长、医院防保科黄海锋主任、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任衍镇副主任医师。王雅老师和朱洪源检察官就他们面对的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他们群体的困惑,专家们一一给予答疑。0
最后大家总结:赵静波教授:心有爱、学会爱、表达爱,创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让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在充满爱的世界里面健康成长,让我们每一个成人在充满爱的世界里面得以滋养,并负起自己的责任,继续前行。林勇强教授:心理健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明年会更好!本次继教班圆满结束!专家留影,学员收获满满!学习沟通、感恩与爱洋溢会场!END
图
吴勇
文
黄彩英
审校
王惟
来源
医院
我在这里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