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安全生产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是保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生态环境免遭破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三岗人员”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础力量和最直接生产经营活动的参与者,是否具备与本工种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7月22号下午,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王劲松、科长王蕾做客《车行天下》,与广大听友聊一聊湖北推进湖北省“三项岗位”人员“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那些做法和经验。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宣传教育中心的主任王劲松和科长王蕾两位嘉宾走进直播间,就该厅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示精神,为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推进“三项岗位”人员“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的那些事儿。在节目开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三项岗位”人员。
“三项岗位”是指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务局)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等。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党支部书记、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所从事的作业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从业人员。
我们了解到,“三项岗位”人员,都是一些风险性比较大,危险性比较高的领域或者行业的负责人和一线的作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因其具有容易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特殊性,实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准入管理是安全生产领域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对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想问一下王劲松主任,特种作业人员一般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
王劲松: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30号令),特种作业人员一般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所从事的工种。
按照现行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目录,共10个作业类别、54个操作项目:有通用的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也有与企业工作结合比较紧密的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
二是自身的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如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等);
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但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学历要求必须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三是应当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具体来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在这里,我们想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了解一下,实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准入管理的重要性:
年8月3号17点39分,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仙桃市蓝化有机硅有限公司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发生原因是:操作工在清理分层器内物料时,没有彻底将分层器底部物料排放至萃取工序,导致超量的丁酮肟盐酸盐进入产品中和工序、放入置槽,致使“反应下移”,反应热量在静置槽中累积,静置槽没有温度监测及降温措施,丁酮肟盐酸盐发生分解爆炸。主要教训是事故车间未经正规设计和验收,违法组织生产,未制定分层器工序操作规程;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对丁酮肟盐酸盐危险特性认识不足;从业人员学历资格达不到要求,对异常工况处理不当。
在这起案例中,我们注意到,因为从业人员学历资格达不到要求,对异常工况处理不当,是导致车间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之一。可以说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因为不重视准入管理而引发的。在近几年,企业安全生产问题虽然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广大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与工作需要却依然形成了一个不对等的态势。那么“三项岗位”工作人员都需要取得哪些证件,怎样取得这些证件的流程是怎样的?
王劲松:危化行业因制造工艺中涉及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历来是监管的重点,具体到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类别包括氯化工艺,硝化工艺等16个操作项目,是特种作业操作项目最多的,占比总操作项目的近三成。
具体到“三项岗位”工作人员都需要取得哪些证件,根据对象不同分两类:
一是管理者,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取得安全生产合格证。
二是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要领取特种作业操作证。
而取证分三个流程:培训、考试、审核发证。
一是培训必须在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进行,按照培训机构制定的培训计划、教学安排,并按照应急部门制定的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培训档案。
二是考试在应急管理部门的考试机构进行,按照应急部制定的考试大纲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考试。
最后是审核发证,考试合格后,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来提交发证申请,由应急部门审核发证。
按照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目前湖北省成立省级考试中心1家、管理市州考试工作的考试分中心17家,承担具体考试任务的考试点91家,培训机构家,能满足“三项岗位”人员培训、考试的要求。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王劲松
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是保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三项岗位”人员作为安全生产的管理者和最直接生产经营活动的参与者,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危险因素。在这当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与本工种相适应的安全技术、是否经过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是否具备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都需要经过对应的考核。那么,目前我们湖北的这种考核是如何进行的?还是请王主任来介绍一下。
王劲松:考核实际上包含两个过程,考试和审核。目前,湖北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在哪个市(州)培训就在该地考试和发证。
培训和考试都是由培训机构来发起的,培训机构完成培训后申请考试,考试机构安排到具体的承担考试实施工作的考试点进行。考试合格后,从业人员提交发证申请,审核发证机关法定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发证工作。
给大家报告一个数据,作为一项高频行政许可事项,特种作业操作证目前湖北省有效证件的存量数据已达到60多万。
具体到考试分两种:复审的特种作业和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理论考试,新取证特种作业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
理论考试采用计算机考试,主要是考核工艺、安全技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知识;实操考试包括科目一:安全用具的使用、科目二:安全操作技术、科目三: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科目四:作业现场安全应急处置。这里也能看出特种作业考试和技能等级考试的区别,特种的考试更加偏重于安全技术。
相对其他行业来说,“三项岗位”人员更应该加强相应标准的管理和考核,国家对此也做出了各项规定。但通过对现有考核方式的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比方说,特种作业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不少人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使用鼠标进行精细化操作,考试不能保证顺利完成等等。接下来,请王蕾科长来跟大伙分析一下,在实行操作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王蕾:除部分年纪较大的特种作业人员,在电脑操作上不太熟练,还有几个问题在现有的考核方式中值得注意。
一是有部分人员抱着侥幸心理,可能有替考和代考行为发生。
二是实操考试中存在人为因素,可能会出现评判标准和尺度不统一的情况。
此外,从事特种行业的技术工人中存在大量一线农民工,这些人员受获取信息渠道的限制,对于虚假办证信息辨识度不够高。如何识别证件真伪,去哪里核验证证件信息都存在一定的盲区,想通过免考试,直接交钱办证,乃至上当受骗。
随着科技的进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应急管理的水平,通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整合,通过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督促企业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上有所作为,我想这是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实际上,湖北省应急管理系统也是通过信息化源头管理,防患未然。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湖北省应急管理系统是如何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更要去严格的执行考核标准,对于“三项岗位”人员来说,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及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直面特种作业操作证造假、售假等不断出现的“新招式”,真正让他们学到技能,达到防患于未然。那么,针对刚才王蕾科长指出的这些问题,我们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呢?
王劲松:针对问题,我们按照工作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不断的改进。就信息化方面,近几年我们采取了这些措施。
一是规范考试管理。比如在年9月30号,我们在湖北省启用了新版考试系统,实现了湖北省“三项岗位”人员考试、取证全流程管理。新系统在身份审核环节增加了人脸识别技术,有效提升了考试入场速度,在考试过程中也增加了人脸识别进行3次随机比对核验考生身份,从技术上防范考试中替考或代考的可能。
年,我们进一步优化完善考试系统功能,在考试环节人脸识别中增加活体检测功能;增加考试环节中监考员、考评员等工作人员的人脸识别入场功能。
二是提高行政效率。年,我们开发了省应急管理考试管理系统手机适配版本,实现考试审批、审核发证两个环节的掌上办,应急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即使出差在外也可及时办理。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持续进行“三项岗位”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从业人员相关政策的宣传,另一方面在省应急管理厅网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