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青少年儿童白癜风 http://nb.ifeng.com/a/20180523/6600898_0.shtml
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是“一个人自相搏斗”,由于自相搏斗的内心冲突不断延续,强迫症也不断扩展,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使人陷入痛苦的深渊。
图片来源于网络强迫症是心理疾病之一。当代生活中出现强迫性思维和行为的强迫症人群越来越多。强迫症者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其臆想的结果,虽然他们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非常苦恼。
本期《心理成长课堂》节目,我们邀请到了纽扣家庭教育集团的刘乾老师。他在心理健康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这个视频中,为我们讲解了强迫症的概念与本质,帮助我们如何识别青少年出现强迫症的症状。此外,他还分享了如何应对和预防强迫症的实用建议,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Q1什么是强迫症?
刘乾老师: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它常常与抑郁症和焦虑症同时出现。强迫症通常有两种类型的症状:思维强迫和行为强迫。
图片来源于网络思维强迫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怀疑性强迫,主要表现为会怀疑某人要伤害他或有人背叛他。第二种是回忆性强迫,主要表现为会反复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例如曾经受到的创伤或难以过去的经历。第三种是情绪性强迫,主要表现为无缘无故或周期性地向家人发脾气或产生负面情绪,事后又为无法控制自己感到后悔。
行为强迫也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强迫性洗手、不出门锻炼以及网瘾和暴饮暴食等。
Q2青少年出现强迫症的原因是什么?
刘乾老师:强迫症与其他心理障碍性疾病具有共通性,这些疾病可以归因为由心理诱因引发的生理性疾病。当青少年出现强迫症时,它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一种已经升级为生理层面的疾病。许多父母难以理解孩子的强迫行为,并认为孩子可以自行恢复,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孩子的病情已经从一种心理障碍转化为实际的生理性疾病。
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强迫症与与家庭因素存在着密切联系通常,这种心理疾病的出现源于心理创伤。例如,孩子们可能会因为感到不公平、亲人离世、自尊心受挫、家庭结构变化(例如父母离异或经常吵架)以及父母过高的要求等都可能引发强迫性行为。
Q3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强迫症?
刘乾老师: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是否有强迫性行为来判断他们是否有强迫症。如果孩子明明知道某些事情不该做,却无法控制自己,做完后又感到非常懊悔,这可能表明他们有强迫性倾向。然而,这种行为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有强迫症。例如,我们正常人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是否锁了门,然后回去确认一下,这并不构成强迫症。只有在孩子的生理和精神方面都出现强迫性行为时,我们才能定义他们为患有强迫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要明确确诊孩子是否患有强迫症,医院进行三个部分的检查:血常规、神经递质筛查和甲肾上腺素筛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和身体激素分泌情况,从而给出明确的诊断。
除了上述两种判断方法外,家长还可以通过scl-90等心理自评量表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这些自评类量表家长可以在网上找到,也可以向相关机构索要。然而,在填写这些量表时,父母需要在孩子精神状态较好的情况下进行,以避免一些问题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Q4如果孩子已经出现强迫症,家长应该怎么做?
刘乾老师:家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