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诊疗规范第一章之十二

时间:2021-3-27 20:54:29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第1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六节帕金森病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2)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一)帕金森病伴抑郁

1.符合MDS(国际运动障碍学会)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

2.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二)帕金森病伴焦虑

1.符合MDS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

2.符合ICD-10焦虑障碍诊断标准(四者具备其一即可)。

(三)精神病性障碍

1.符合MDS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

2.显著的幻觉或妄想,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3.精神病性症状在帕金森病发生之后出现。

4.需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精神病性症状。

(四)认知障碍

必须包含2个核心症状:首先应符合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病后出现隐匿性认知能力的下降且逐渐进展。认知损害领域在1个以上,其严重程度应损害日常生活能力。该诊断标准中认知损害的领域包括注意、执行、视空间、记忆及语言。

五、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一)治疗原则

针对出现的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症状、认知障碍,调整治疗方案,按需给予相应的治疗药物。

(二)常用药物

1.抑郁:舍曲林、西酞普兰可作为帕金森病所致抑郁障碍的首选治疗。建议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注意运动症状波动,及时调整药物。此外,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心理治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2.焦虑:SSRI类药物仍然是首选的药物,特别适用于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苯二氮?类药物应慎用,中度焦虑患者可以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如劳拉西泮或地西泮,但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rs/1307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