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能改变吗

时间:2021-11-19 13:09:19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人格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很多人都不太愿意改变自己。人们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愿意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他们只愿意改变那些和自我身份感关联不大的特质。

尽管不情愿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当一种特定的人格改变,即“人格提升”发生的时候,人们会变得更快乐。研究者将更外向、更宜人、更尽责和情绪更稳定(神经质得分更低)作为更健康人格的标志。向着更健康人格方向发展的变化,被称为“人格提升”。

当外向性得分提高的时候,我们会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变得更自信和坚定;当尽责性提高的时候,会有更好的工作成绩,更佳的工作-生活平衡;宜人性提高的时候,会发展出更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和友情,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压力情境,关系中的冲突更少;而神经质得分降低的时候,整体情绪更稳定,焦虑、抑郁情绪和强迫性的冲动更少。

不过,人格的改变并不容易。人格的稳定性已经得到普遍证明:我们都在某种“套路”中生活,而且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经形成,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早在出生时,我们的人格特质就已经被部分决定了——针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大约40-50%的人格特质源于基因。某些具体的基因表现能够影响人格形成,比如,拥有5-HTT这种基因序列的人更具有攻击性,而糖皮质激素受体更活跃的人,天生的抗压能力就更好。

在没有做出有意识的努力的情况下,我们的人格也会发生改变。这既包括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出的自然的成熟,也包括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自然的成熟

尽责性和宜人性两项,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最为显著。研究显示,一个65岁的典型样本,自我约束的能力高于85%的青春期早期样本,宜人性高于75%的青春期早期样本,内向/外向的人格特质是最稳定的。

2、承诺和责任带来的改变

进入一段对我们很重要的、稳定的工作,在工作中的卷入程度和投入程度都在增加时,我们的尽责性会提高;成为新父母的人,宜人性和尽责性都会提升;投入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也会使我们的神经质水平下降,情绪稳定性更强。

3、幸福程度本身也可以改变人格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比较高,幸福感较强,那么也会体现出高宜人性、高尽责性、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这不仅体现在横向的、同时期的比较中(更幸福的个体人格更健康),也体现在纵向的、变化性的比较上,即一个人如果幸福感比较强,那么他会表现出持续的人格提升。

如果你确定想要改变自己,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改变思维模式,停止标签化、固化你自己:

当你将自己标签化为“害羞”、“不善交际”,并觉得这是不可改变的时候,你就会给自己不去参加party和聚会找一个理所当然的借口。

2、设置具体的目标

明确“你想要改变什么”和“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

3、设计具体的计划

计划越详细越好。

4、把自己扔到新环境里面

新鲜事物永远是改变的动力。

5、写日记

写作是一个追踪自己,不断加深自我认识的过程,它会记录下你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感觉,并时时总结和反思自己。

娄底慧莲心理工作室服务范围:

1、对成人、青少年抑郁、强迫、焦虑、恐惧、失眠等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与治疗。

2、青少年心理咨询。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学习障碍和适应困难,例如厌学、辍学,学习效率低,考试焦虑等,人际困惑等。

3、婚恋、亲子关系咨询。

4、家长课堂;机关团体员工内训与心理健康服务。

双峰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zl/1406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