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http://pf.39.net/bdfyy/bdfyc/171020/5777884.html
遇到有高血压的精神病患者,该如何给药?
介绍
谵妄性躁狂是一种严重但常被忽视的综合征,其特征是谵妄、躁狂和精神病的快速发作,与先前的毒性、身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无关,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因。有关其临床特征和治疗的文献相对较少。然而,谵妄性躁狂因其高发病率和致命后果,需要引起医生足够的注意,并加大对这种综合征的管理。
下面的病例描述了一位患者,其有双相情感障碍病史,突然出现谵妄性躁狂,可能是由于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引起的。
病例描述
A.先生,78岁,自64岁开始按DSM-5被诊断患有迟发性双相I型障碍。最先是轻躁狂发作,其特点是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易怒、易激惹,且多动。在那个时期没有实施具体治疗措施。几年后,首次躁狂发作,在76岁时,出现情绪波动,精神运动亢奋,精力充沛,妄想。A.先生第一次住院,接受丙戊酸钠(mg/d)治疗。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A.先生出现情绪不稳症状,伴随情绪低落、冷漠、快感缺乏等亚临床发作。但他不再接受药物治疗。
在他78岁时医院,3个月后明显好转。他有躁狂发作,特点是情绪高涨,易怒,睡眠需求减少,语言压力大,思维活跃,注意力分散,行为紊乱,听觉和视觉幻觉。这些症状在住院前一周突然出现。他的家人报告说,他在家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和言语不流畅,同时有愤怒和破坏性的行为。
住院后,A.先生接受丙戊酸钠(mg/d),喹硫平(75mg/d)和劳拉西泮(2.5mg/d)的急性期治疗,但症状依然存在。作为临床评估的一部分,患者进行了一项检查,排除了医疗或神经系统方面的原因。一位内科专家和一位神经科医生对A.先生进行了评估,没有发现急性医学或神经症状。他们决定让A.先生继续服用他常用的药物,包括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巴雷特食管和轻度良性前列腺肥大的药物。药物包括比索洛尔(2.5mg/d),阿夫唑嗪(10mg/d),依那普利(20mg/d),氢氯噻嗪(12.5mg/d),噻氯匹定(mg/d)和泮托拉唑(20mg/d)。
对A.进行CT扫描,发现慢性缺血性变化和轻度心室扩张,但被认为是老年人常见病。脑电图(EEG)结果显示差的α波和轻微的皮层功能障碍。神经科医生认为这是老年人常见症状,与急性病症无关。所有血液检查正常,因此排除急性代谢综合征。维生素B12和叶酸显示正常。血培养,尿培养和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检测均为阴性。没有药物使用、滥用或停药。
考虑可能是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和5-HT综合征,但由于没有发热,自主神经不稳定性或明显的僵硬而被排除。对谵妄性躁狂进行了诊断。在住院的前七天,A.先生表现出这种症状,包括认知波动,无目的性的过度活动。在状态好的时候,A.先生的语言和思维几乎正常,只是偶有赛车想法。在最糟糕的时期,他会喃喃自语,无目的性的忙碌,时常大喊大叫,被视觉和听觉幻觉吓到。
住院12天后,A.先生发生晕厥,伴随大小便失禁,然后迅速恢复意识。神经学家得到提醒,排除急性缺血性暂时性发作。心脏坏死检查结果为阴性。对随后几小时的血压进行监测,发现患者平均动脉血压(PA)为/70mmHg,平均心率为78;之后监测PA为95/70,平均心率为90。停用大部分降压药,仅服用比索洛尔(2.5mg/d)。颈动脉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轻微的双侧狭窄,但临床角度看并不显著。
随后3天,血压逐渐升高(稳定在约/80并伴有规律的心率),精神药物学治疗没有变化,患者显著改善,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激越减少,行为正常化。A.先生的不规则睡眠模式已经正常化,可以安睡整夜。定向力障碍完全正常。他的病情稳定,可服用固定剂量的喹硫平、丙戊酸盐和劳拉西泮,并可在门诊护理。
考虑到谵妄性躁狂及对标准治疗(包括劳拉西泮)的反应不足,医生推测该方案起效是由于停用抗高血压药物,且随后血脑灌注的正常化所致。
讨论
A.先生表现出谵妄性躁狂的典型特征:快速发生定向障碍,感觉模式波动,意识水平改变,激动兴奋,情绪不稳定,散乱言语,幻觉,妄想,较少失眠次数,以及异常和混乱的行为。没有可识别的有机成因。然而,临床图像显然不受标准精神药理学治疗的影响,只有在降压药几乎完全停用时才能解决。研究人员假设了两种不同的机制来解释这个临床过程。
第一种假设
患者处于慢性过度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状态,所述抗高血压药物没有充分治疗他的血压和脑灌注的波动,正如昏厥所示。我们假设,在双相I型病史的患者中,血压调节的主观异常敏感性可能导致短暂性脑缺氧的反复发作,最终引发并维持谵妄性躁狂。文献资料显示老年患者即使没有急性代谢或血流动力学功能障碍,也可能具有亚阈值和短暂的脑灌注波动,导致多巴胺能过度活跃和胆碱能缺乏,这可能导致谵妄性躁狂。
第二种假设
关于几种抗高血压药物的潜在神经精神效应。在接受中枢作用抗高血压药物(如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的患者中,已经证明幻觉,躁狂,兴奋,镇静和短暂定向障碍与抗肾上腺素能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机制相关。几项研究描述了高血压药物的脑β-肾上腺素能受体和5-HT受体的复杂神经递质作用,特别是对老年患者。有报道称,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普萘洛尔治疗后,会出现偶尔但更严重的反应(包括抑郁症、噩梦、幻觉、谵妄和类急性精神分裂症的偏执型精神病)。此外,已经显示β受体阻滞剂的精神病效应不是剂量依赖性的,并且与个体敏感性有关。最近的ACEI类降压药已经表现出许多神经精神的影响,如触发躁狂发作,或揭示精神病症状减轻。最近,已经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特定作用是心境失调的一个可能的新靶点,考虑到可获得的临床前和临床数据,似乎暗示了ACEI的潜在抗抑郁特性。
据推测,ACE蛋白酶抑制剂可能会阻断脑啡肽酶,该酶在脑啡肽分解中极为重要,会对行为有潜在作用。
综上,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施用抗高血压药物时,由于大多数药物对精神作用的敏感性,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但不幸的是,由于缺乏谵妄性躁狂的诊断标准,且大多数描述来自病例系列,因此,即使A.先生停用抗高血压药物和血压正常后恢复了精神健康,但仍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精神科医生应始终认识到,β受体阻滞剂或ACEI可能引发老年患者谵妄性躁狂,特别是患者有双相障碍病史。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ManuelGlaucoCarbone,MarioMiniati,etal.PharmacologicalHypotensionasaCauseofDeliriousManiainaPatientwithBipolarDisorder.CaseReportsin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