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看着自己家人被精神疾病折磨,自己却无能为力就已经够难受的了,但是一想到这病可能还会影响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心里就像上了一根弦,好像只要时间一到,这根弦就会断掉,一切都像箭在弦上,身不由己,只能等待命运的宣判。”
这是一位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留言。她的丈夫在确诊精神分裂5年多了,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这位母亲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遗传上丈夫的精神疾病了应该怎么办?
我相信像这样的家属应该不止她一位,精神疾病到底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的问题,应该是每位家属都非常在意和关心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开诚布公,聊聊家族中有人患有精神疾病到底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遗传概率有多大?怎么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
第一,精神疾病会遗传吗?
精神疾病是一类具有复杂遗传因素的疾病,其遗传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孟德尔遗传。这意味着精神疾病的遗传不是由单一基因所决定,而是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精神疾病的遗传度因疾病类型而异。例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焦虑症、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精神疾病的遗传度较高。
虽然遗传因素在这些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并不意味着遗传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因素也会对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即使家族中有精神疾病患者,也不意味着后代一定会患上同样的疾病。
第二,家族中有精神分疾病患者,自己或后代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有多大?
这个问题也需要根据精神疾病的种类和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就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自闭症这几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来举例。
1、精神分裂症
一般来说,普通人得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是1%。但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得了这病,孩子得这病的概率就会增加到15%;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这病,孩子得病的概率更是高达40%。
对于同卵双胞胎,如果其中一个得了精神分裂症,另一个得病的概率也有40%~50%;而异卵双胞胎的话,这个概率会降到17%。
还有研究发现,即使精神分裂症母亲的孩子从小就被寄养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他们长大后得这病的概率还是很高。
如果家里有好几个人得了同一种精神疾病,特别是隔代也有,那就可以说是“高发家系”。而这种家庭里,其他没得病的人得精神疾病的概率也比普通人高。
2、情感性精神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包括重性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这两种病的遗传概率比精神分裂症还要高。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得了情感性精神障碍,孩子得病的概率就有16%~23.8%;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这病,孩子得病的概率就会达到44%~74%。
3、自闭症
大概有25%~35%的自闭症患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是同卵双胞胎,其中一个得了自闭症,另一个得病的概率就有70%~90%,这比异卵双胞胎(遗传因素占30%)要高很多。而兄弟姐妹之间,遗传因素占的比例是3%~19%。
有研究发现,自闭症的遗传风险还可能会隔代累积,也就是说,如果家里的长辈晚年得子,那他们的孙子得自闭症的风险可能会比其他人高一些。
第三、怎么能降低自己或者后代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
首先,我们要避免近亲结婚,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同时,产前检查和助产工作也很重要,要注意防范药物致畸等风险。在婴幼儿时期,我们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