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读札曹雪芹的母亲曹雪芹的童年

时间:2022-6-24 14:04:11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曹红读札

吴营洲

曹雪芹的母亲

曹雪芹的母亲,当是马氏。

关于马氏的情况,世人所知甚少,连闺名都杳不可稽了,但其爷爷,当是苏州织造马偏额,其父亲,当是做过江宁织造桑格。

我们知道,曹家曾做过三代四任的江宁织造,这样,曹马两家,便为世交。

据现存的档案可知,马家的马偏额、桑格父子,与曹家的曹玺、曹寅父子,不仅同是织造世家,而且马家与曹家,同为正白旗包衣,同于康熙二年派为转差久任的织造。当时,曹玺任江宁织造,马偏额任苏州织造。另外自康熙二年起,这江宁织造一职,似乎便被曹马两家包揽了。曹玺自康熙二年至二十三年任,桑格是康熙二十四年至三十一年任(之后升为湖广巡抚),曹寅则是从康熙三十一年一直任到五十一年病逝,在这轮番的接替交往中,或者说在这微妙的接替过程中,曹马两家便建立起了特殊亲密的感情。

在织造间,相互通婚是一件很普遍的现象,这也是官场上通过结婚以结盟的惯常做法。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便是杭州织造孙文成的本家姊妹;曹雪芹的祖母李氏,则是苏州织造李煦的本家妹妹。这样,曹雪芹的母亲马氏,出自同为织造世家的马偏额马家,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在《红楼梦》中,我们知道有贾薛王史四大家族,而在现实当中,我们先前只知道江宁织造曹家、苏州织造李(煦)家、杭州织造孙(文成)家,于是便隐隐地觉得缺了点什么,尽管我们清楚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是不能一一对应的。然而现在,当马偏额、桑额父子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时,似乎一切都变得疏朗多了。因为在江南三织造曹家、李家、孙家之外,再加上马家,恰恰构成了“四大家族”。

康熙五十四年,曾有一口传上谕:“三处织造,视同一体,须要和气。若有人行事不端,两个人说他;改过便罢,若不悛改,就合参他。”

兴许,这便是《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出处。

另外,高阳在《红楼一家言》中,曾做过一个大胆的假设,他认为:《红楼梦》里的王夫人,便暗示了曹雪芹的生母姓马。理由是:“南京建都,始于东晋,王敦、王导兄弟大用,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谣,马氏假托于王夫人,疑本此而来。”(高阳:《红楼一家言》,三联出版社,年1月。)

高阳先生的这段话,有点索隐派的味道(无贬义),他姑妄言之,咱就姑妄听之。

但是,王夫人作为一位母亲,和作者曹雪芹本人的母亲,肯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曹雪芹的童年

曹雪芹的童年,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时下已不得而知了,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间接的材料,做些揣想。

曹雪芹出生时,其祖父曹寅已去世三年,生父曹颙也已去世四五个月了。此时,曹家困难当头,幸亏有康熙照顾,让曹雪芹的堂叔曹頫继任了江宁织造。但是曹頫年幼,于织造重任有些力不从心,当然也就无暇抚养两代孀妇,也无暇顾及幼侄的教育。鉴于这等情形,曹雪芹便随祖母李氏、母亲马氏,长期生活在苏州。

苏州是曹雪芹的舅祖家。曹雪芹的舅祖李煦是苏州织造。其时,李家的生活很是优裕,闻名世界的园林“拙政园”,曾是李家花园。因此,曹雪芹便对苏州情有独钟,在《红楼梦》中,苏州是很神圣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且,一部书也是从苏州写起的。

曹雪芹随其祖母李氏、母亲马氏住在苏州时,游历了苏州的园林与名胜古迹,这给他幼小的心灵中,培育了他对中国建筑与园林的美学趣味。同时,祖父曹寅、舅祖李煦都做过管理建设皇家园林的工作,家中会有许多园林营造方面的资料(包括绘制园林的“图式”)。以后,曹雪芹在傅恒任圆明园总管时,曾被邀请参与园林事。曾有研究者认为,大观园的格局,写的就是圆明园,并作了有力的论证。但我认为,大观园是雪芹心中之园,而非某园林之照搬。但研究者的论证,确给我们提供了一点旁证,证明雪芹看了许多当时的园林。

在苏州,曹雪芹一直和他的一位舅表妹同吃同睡同玩耍,形同嫡亲兄妹。这位少女,许是《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原型。湘云的生活原型大概是李鼎的外甥女,寄养在李鼎家。在书中,宝、湘关系,更像兄妹,彼此间没有私情。在书中,史湘云对林、薛在私人情感方面,没有任何嫉妒的表现。雪芹关于宝玉和湘云这种情感特质的描写,是很真实准确的,在情节分寸感的把握上,也十分出色。他俩之间,不是情人之情,更不是未来夫妻之情,而是纯真的兄妹亲情。

曹雪芹的舅祖李煦,家里养着一个戏班子,戏班子经常演出一些古代名剧。《还魂记》《西厢记》……就是经常上演的剧目。这使曹雪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中国戏剧的许多富有人性内容的熏陶、影响,并初步知道了“戏子”。

曹雪芹约八岁时回到了江宁(南京),此时是康熙六十一年(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突然驾崩。由于康熙死得仓促,所以既无口头遗诏(隆科多所谓的口头遗诏靠不住),也无文字遗诏,于是皇廷内出现了权力真空。皇四子雍正审时度势,捷足先登,出人意料地抢得皇位。本年十二月,李煦被革职,李家家境急转直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曹家知道自己也已到末世。

回到江宁的曹雪芹,在家中备感孤独寂寞,因为江宁的生活和苏州大不相同,不仅少了湘云等玩伴,而且还必须在私塾中学习千字文、孝经……

正当此时,当为雍正元年(年)许,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这位“林妹妹”,大概是李煦家的远房亲戚,和曹家和曹雪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是苏州人,因父母双亡而被送到李煦家寄养。可是康熙六十一年年底李煦被革职后,自身不保,已是无力再抚养这个小女孩了,就把她送到了江宁曹家。

这位小姑娘,或谓小表妹,令年少的曹雪芹一见倾心。在曹雪芹的眼里,她是“出尘绝俗、世外仙姝”。曹雪芹在书中描写了黛玉的可爱。但这“可爱”,是宝玉眼里的,其实别人未必也这样认为。因为可爱,黛玉在宝玉的眼中才变得“美极了”,并不是因为美(外表)才变得可爱。自此,曹雪芹在个人生活方面,发生了外人所不知的突变。自此,曹雪芹也就开始了影响其终生的刻骨铭心的少年爱情生活。

雍正五年(年),曹家被抄,曹雪芹随全家回到北京。因为这位“林妹妹”和曹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不算“家人”,不能同行,只能分别。临别前,曹雪芹和这位“林妹妹”生离死别的动人场景,在《红楼梦》中有着真实的描述(莽紫鹃……),而这位少女却留在了南方……

相关链接:

曹红读札:曹雪芹对“人”的认识……

曹红读札:曹雪芹为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shl/1463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