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10月10日,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
身体的疾病我们并不感到陌生,但心理疾病呢?
当心理健康异常信号出现,你是否能察觉?
身边的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你能给予他们及时、恰当的帮助吗?
每一个人都是心理健康的第一守门人(来源: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都可能出现精神健康问题,精神健康问题本身并不可怕,许多时候,缺少认识和理解才是导致更严重后果的原因。
失眠、情绪低落均是情感性疾病和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之一,需要精神专科医生才可鉴别
今年38岁的小兰,生活美满幸福,他们夫妻恩爱、孩子聪明懂事,工作也很稳定。但是就在20多天前,她却径自从自家五楼跳了下来,造成骨盆粉碎性骨折、腰椎骨折,通过手术固定后又医院精神卫生科寻求精神疾病的治疗。
大约两个月前,小兰出现睡眠差的情况,觉得疲惫,整天无精打采。刚开始是不愿与人交流,不愿吃饭,后来又出现厌世的情绪。医院门诊说是抑郁症,服药后头晕、浑身忽冷忽热不舒服,便停药并把病历及药扔掉。据小兰回忆,出事的当天,她的耳朵里出现了一个声音命令她“跳下去”。
经过的进一步病史询问,医生发现小兰初中文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无精神病家族史。最近是受到父亲病故的强烈心理应激影响导致疾病发生。
目前,小兰接受正规治疗,精神病性症状均已缓解,有了正常表情,可以下床活动,对生活也开始重拾信心和希望。
医生指出,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早期就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容易识别,而有些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也是类似情感性疾病,像小兰这样最早以失眠、抑郁发病,和情感性疾病的早期表现为失眠、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很像。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直觉、知觉、和行为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
所以,如果出现睡不好、不高兴等情况,不要以为坚持几天就好了,医院看门诊。
上重点中学、成绩优异最近却情绪波动异常甚至自残,“留守少年”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离开家乡,到外地打拼。我们理解谋生的不易,但无论工作多忙碌,我们也不应忘记和子女的沟通,如果不能做到陪伴在身边,至少也要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