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被称为人类第二大杀手。迄今为止,临床上诊断抑郁症主要依赖量表测评和病人自述进行判定。实现抑郁症生物标志物的客观诊断,一直是全球亟待破解的难题。
首次证实肠道菌群紊乱是导致抑郁障碍的新病因,阐明抑郁发病新机制;构建首个抑郁症代谢物数据库;发现并鉴定全新抑郁症客观诊断生物标志物;纠正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用药的认识误区,提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药物治疗优化策略,改写美国FDA用药规范;首次提出并命名多种识别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头颅CT新征象,破解快速识别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重大难题。
谢鹏教授在办公室
数个原创成果,足以让我们为他的仁心大爱、国之担当而感恩盛赞。面对这些,戏称自己患有“学术病”的他,却说:“科学研究就像探宝,能够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普惠大众,为国争光,也算是为健康中国做出了一份贡献。”他就是国家卫健委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谢鹏。
谢鹏现为国家卫健委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重庆医院终身教授。谢鹏聚焦脑科学这一世界前沿领域,主要围绕“抑郁症”“脑血管疾病”等重大卫生健康问题开展转化和临床科学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也相继成为了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中国神经科学、基础医学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国家名医”()和“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还入选全球前10万名顶级科学家榜单(在位中国医学家中排名第位)。系列荣誉让谢鹏更加奋进。
了解到谢鹏所突破的每一个科研瓶颈,所取得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能让人深刻领会科学研究对生命健康的巨大推动力,这一切都是源于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沿着谢鹏教授研究轨迹,邂逅一场科研之旅。
全球首次证实肠道微生物紊乱是致抑郁的新病因
“抑郁症在当今时代非常普遍,直接危害到了人类的身心健康,堪称是人类的“隐形杀手”。不论是站在患者角度,还是从建设健康中国出发。作为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攻克抑郁症,通过研究,为抗‘抑’带来曙光,责无旁贷。”谈到抑郁症的危害,我们都不言自明。谢鹏十六年来,一直冲在抗‘抑’的前沿阵地。
“抑郁症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新机制和新理论的突破,诊断方式更多依赖量表诊断。这是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谢鹏告诉我们。
科学研究就是要和难点作斗争。善于观察和钻研的谢鹏发现了重要线索:通过抑郁患者的外周代谢表征能够挖掘出抑郁具有显著的微生物源代谢紊乱的特征。线索的发现带来了科研的灵动。谢鹏团队首次将抑郁表型从人传递到无菌动物,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诱导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全球首次证实了肠道微生物紊乱是致抑郁的新病因,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紊乱致抑郁症的潜在机制。
这一重大成果发现,轰动全球。项目成果冲破了抑郁症长期以来缺乏新机制和新理论的桎梏,在抑郁症肠道微生物研究中领跑国际。该论文内容被Cell杂志予以重点评述。并被新英格兰杂志JournalWatch栏目评为年改变医疗实践的论文,主编以UpToDate形式向全球推荐。该系列研究成果受邀写入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科学前沿部分,还被收录进全球最大科学出版商Elsevier发行《国际神经生物学综观》系列丛书以及“精准医学出版工程·精准医学基础系列”之《微生物组学与精准医学》。
谢鹏教授实验室工作场景
提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药物治疗优化策略
“儿童青少年是我们重点保护人群,儿童青少年抑郁患者也是我们重点